第5部分(第2/4 頁)
牛:黃河文明見證者
這一段故事是寫進了小學課本的。
相傳宋朝年間(公元1066 年),黃河發洪水,沖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蒲州鎮)城外的一座浮橋,這浮橋原是用空木船一艘緊靠一艘排起來,從這岸連到那岸,上面再鋪木板架起來的,為了不讓浮橋移動,人們鑄了八隻大鐵牛,每隻大鐵牛有上萬斤重,放在兩岸,用來拴住浮橋。這座浮橋既可以走人,也可以透過牲口和車輛,是河中府的交通要道。這年洪水氾濫,不但把浮橋衝得一乾二淨,而且連八隻大鐵牛也衝到了河裡。
洪水退去以後,交通要道需要馬上開通,河中府準備重建浮橋。連結兩岸的船隻準備就緒,就缺拴牢木船的大鐵牛了。鐵牛沉入河底後,已經陷進泥沙之中,誰有辦法把它打撈上來呢?
為此,河中府貼《招賢榜》,廣請能人賢士,打撈鐵牛,重建浮橋,造福百姓。路過此地的行人,看了《招賢榜》,無不搖頭而走。
這一天,來了一個和尚懷丙,把《招賢榜》揭了下來。有人勸他說:“師父,揭《招賢榜》不是鬧著玩的,你能把它們都撈上來嗎?難道你有神仙幫助?” 和尚笑了笑說:“我哪有神仙幫助,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就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這一天,河邊上觀看的人擠得水洩不通,只見懷丙和尚指揮著一班船工,用兩隻大木船裝滿了泥沙,並排拴在一起,兩隻木船之間用木頭搭了個架子,懷丙指揮著把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叫人帶著拴在木架上的繩索潛到水底下,縛綁牢鐵牛,再在木架上收緊繩索,然後叫船工把船上的泥沙鏟到河裡去,隨著船中的泥沙的減少,船身一點一點地向上浮,待到兩船的浮力超過船身和大鐵牛的重量時,陷在沙中的大鐵牛就一點一點向上拔,直到船身浮到大鐵牛懸在水中時,懷丙就叫船工們把船划到岸邊。這樣來回反覆八次,終於把八隻鐵牛全部打撈上來。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它的發生地就在山西運城黃河東岸的蒲州古鎮。
鐵牛亦稱開元鐵牛,位於永濟市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東西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二年( 724),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遺址上經勘查發掘,處於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鐵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牆51米,距西城門 110米。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高1.5米,長3.3米,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現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寬0.6米。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
走在鐵牛館,我仔細閱讀著關於鐵牛的來龍去脈。呵,曾經的故事,一定會讓你吃驚不小。
蒲津渡是古代黃河上秦晉之間往來的一大渡口,位於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衝,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
《春秋左傳》記載,昭公元年,秦公子鹹奔晉,造舟於河。《初學記》:“公子鹹造舟處在蒲板夏陽津,今蒲津浮橋是也。”《史記·秦本紀》又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橋。”張守節《史記正義》謂:“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東魏齊獻武王高歡、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
唐代,河東為京畿,蒲州是中都,是長安與河東聯絡的樞紐。開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為中都,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齊名。開元十二年(724),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