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措,忙亂之中也無人注意安靜的烏雲珠,直到晚膳時分,遲遲不見蓉妞去提飯菜,才發現側福晉和丫鬟蓉妞都失蹤了。尋找無果後,才不得不把事情回報安親王嶽樂。
第二日,市面上就傳出了安親王側福晉出家的訊息,說得有鼻子有眼,不由得人不信。好似故意有人推波助瀾,一下子就路人皆知了。
博果爾推測,烏雲珠手裡有銀子,大概是收買了一兩個貪錢的替她送信給了鄂碩,愛女如命的鄂碩肯定會幫她的,後面這接應的和散播訊息的十有□都是鄂碩的人。
博果爾暗暗思量烏雲珠此舉的用意,她這一招可真是高,入了空門脫了俗世,她自然與安親王再無關係,不但脫了困境,讓安親王吃個了啞巴虧,最重要的只怕是要提醒久不見動靜的福臨,她烏雲珠為他吃了多少苦,被逼無奈出家了,以福臨的多情的個性,只怕會心懷愧疚,滿心牽掛吧。烏雲珠這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把希望都壓在上面了,她難道不怕福臨得不到訊息,她這一生可就只能伴著青燈古佛度日了,她難道不怕皇太后下殺手,除了她這個禍害。當然,還有另一種最好的結局,就如同唐玄宗看上兒媳楊玉環一般,讓她出家為女道士,風平浪靜後再接她入宮。
要不要幫幫她?還是不要了,嶽樂也挺可憐的,這一悶棍讓他慪得夠愴吧,安親王府可傳出訊息來了,說是一向溫和的嶽樂如今脾氣暴躁,府里人人自危。
好戲可越來越精彩了。
三十
三十
誠如博果爾所料,董鄂氏出家一事一開始就鬧得沸沸揚揚,內城裡說什麼的都有。有說安親王福晉厲害不容人的,有說董鄂氏側福晉病體難支的,更有人提及去年年初的舊事,說是董鄂氏羞愧出家的,當然也有人暗地裡議論皇上吃了不認帳,還要個美人自己買單的,一時之間竟成了熱點新聞。
這其中牽涉最深的安親王嶽樂惱怒不已,他自認自己對董鄂氏烏雲珠已仁至義盡,卻不想讓人掀起了他最不願提起的醜事。皇太后聽訊後也暗恨,這董鄂氏可真不省事,先是勾得福臨迷了心,安親王福晉倒是個出手利落的,好容易把事情壓下去了,她居然又給鬧出這檔子事來了。換個時機她還真會賞那董鄂氏一杯御酒,只是這事鬧得這麼大,倒是不好下手了,再加上近一年多來,福臨因著她逼著他又娶了個不喜的蒙古皇后,又給後宮蒙妃撐腰,面上總是對她淡淡的,轉念一想,沒必要為了打個老鼠傷了玉瓶,福臨的性子她當額孃的最清楚不過,他這一時半會的沒想起來董鄂氏這個女人來,如果她現在圖個痛快,日後福臨想起來了只怕會怪她,到時傷了母子感情就太不值得了。董鄂氏再怎的也只是一個女人,別說她絕計進不了宮,就算她進了宮,也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分分佟妃的寵,諒她一個如此尷尬身份的女子也逃不出她布木布泰的手心。
皇太后與安親王都不是吃素的,豈會讓眾人持續注意這件事,那樣他們的臉面都會丟盡。對付流言最好的方法絕對不是彈壓,而是漠視,找出另一件事來轉移大家的視線。很快大家的注意力都轉移到皇太后新賜了側福晉烏亮海濟爾莫特氏給安親王的訊息上來。烏亮海濟爾莫特氏雖出身不太高,但長得好,又有一副宜男之相,這對於已經三十歲膝下猶無子的安親王是最好不過的了。安親王對皇太后賜婚感激不盡,一個月之後就風風光光地把烏亮海濟爾莫特氏娶進府,寵愛有加。而在玉碟上,安親王側福晉董鄂氏的名字已經被抹去了,好似安親王府從來就沒出現過這個人一般,再無人提起。
雖然皇太后在宮中禁了口,可福臨還是得到了訊息,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來關注一下紫禁城裡的一群特殊的人:太監。
太監雖是一群去了勢不男不女之人,但他們同樣有情感追求。就比如都太監吳良輔眼饞嬌豔的佟妃娘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