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靖難戰神曹國公(第2/3 頁)
在北平被朱棣擊敗後,數十萬大軍的敗軍居然被他迅速收攏,而後退往德州休整,等待來年的白河溝大戰。
朱棣也試圖追擊李景隆,但是並沒有太多斬獲,也就是說李景隆在很短時間裡將敗軍整頓撤退。
僅這一條資訊的存在,李景隆就能擊敗歷史上九成的將領。
圍點打援失敗後,還能夠收攏幾十萬大軍,沒有讓敗兵變為潰兵被敵軍收割,這種事情整個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
之後的白溝河之戰,李景隆指揮得當,幾次差點讓自家便宜老爹領盒飯。
如果不是歷史上的朱高煦打了雞血,披著九十斤重的雙甲,帶著本部孤軍衝陣,同時陣斬當時大明猛將的瞿能,估計靖難之役已經平定了。
正因為如此,朱高煦才一直擔心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前身。
如果他不能如歷史上的朱高煦一般,披著九十斤雙甲,帶著本部鑿穿十數萬南軍,將朱棣救出來,那靖難之役,恐怕就要變成建文平叛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瞧著李景隆的眼神都帶著幾絲同情。
在開國六國公已死,最能打的宋晟還不能上場的局面下,李景隆居然去對陣當時大明最能打的朱棣,結果沒打贏還被文官描述成了一個草包和背鍋俠,這位曹國公啊……
“嗯?”李景隆瞧著眼前朱高煦的眼神,總感覺有什麼不對。
“敢問國公,是現在就考校嗎?”
察覺李景隆的眼神變化,朱高煦立馬收回眼中的同情,畢恭畢敬的詢問李景隆考校過程。
對此,李景隆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直接拿出一張考卷:
“這是陛下為殿下您出的考卷,應答過後,請殿下再回答我一個策題便可。”
說罷,李景隆將考卷遞出,而朱高煦也雙手接過,開啟後簡單看了看。
老朱出的考卷大概有三十來題,從軍糧儲備到行軍消耗,再到行軍路上的塘騎、步塘使用,營壘佈置,以及兩軍對壘如何針對敵軍佈陣,如何以步擊騎,如何安撫將士等等題目。
可以說,老朱的這三十來題專門用來應對中下層將領。
但凡能把這三十來題回答出結果,並且實戰中盡數使用上,那答題者最少能獨領一衛兵馬。
“這麼看來,我這皇爺爺倒是對我的估判很高……”
望著這份考卷,朱高煦心裡有了幾分底。
朱元璋這樣的人不會無故放矢,他既然出這樣的題,那看樣子已經認為自己擁有鎮守一方的潛力。
如果自己能把這份考卷答好,那或許能趕在年底前返回北方,與自家便宜老爹鎮守邊塞。
想到這裡,朱高煦側過身去,伸出手請道:“曹國公正廳稍坐片刻,待我在書房中回答完便出來。”
“好”李景隆微微頜首,向正廳走去,並隨之坐下。
楊展和王瑄慌忙燒水備茶,而朱高煦則是去了書房,在裡面不緊不慢的研磨,同時備好一張張白紙作為答卷。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朱高煦很快沉浸在答題的世界中,同時為了不給朱元璋留下曾經朱高煦粗鄙的念頭,他在每次下筆前都深思熟慮,儘量不在卷面留下一點汙墨。
另外,由於他前世就寫的一手好字,來到這個世界四個多月也撿起了毛筆字練習,雖然不敢說能和舞文弄墨的舉子相比,但字型也算周正。
朱元璋所出考題,被他一一解答,等他徹底解答完三十二題後,他鬆了一口氣,同時扭了扭發酸的右手腕。
“呼……”
吹了吹最後一題回答的墨跡,朱高煦等了片刻便整理了它們,起身走出了書房。
他看了一眼屋外,相比較他進書房前,眼下的太陽已經接近直射,看樣子已經午時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