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西漢公元前202年 > 第134章 漢武帝的長生路之少翁

第134章 漢武帝的長生路之少翁(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其明年,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術蓋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雲,天子自帷中望見焉。於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以客禮禮之。

——《史記·孝武本紀》

漢武帝固然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但他卻極度痴迷長生術,此前我們便提到過,曾有山東方士李少君以長生術得到漢武帝召見,並憑藉著出色的吹牛功夫,讓漢武帝對其深信不疑,以至於後來李少君去世,漢武帝也堅信他不是死了,而是登臨仙界了。

在得知皇帝痴迷長生神仙術,信奉鬼神之說後,天下方士紛紛湧入長安,上書漢武帝,意圖透過自己所學得到漢武帝的青睞,進而謀求富貴。

與此同時,出於鞏固皇權的需要,漢武帝在與董仲舒進行“天人三策”問答之後,朝廷便開始大肆宣傳“天賦皇權”“天人感應”等相關思想,從而使得皇帝形象更加神聖化。出於宣傳需要,朝廷也開始極為重視祭祀活動,畢竟皇帝作為上天的代言人,自然要經常祭拜天上的各路神仙,向上天進行彙報和請示。

朝廷的重視,思想的傳播,使得包括方士在內的大量人士開始紛紛投身這方面的研究,如此不僅完善了祭祀儀式,產生了大量精通神仙術的方士,而且還極大推動了中國神話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朝廷重視祭祀的目的本就是為了神化皇權,而神話體系的不斷完善無疑為神化皇權提供了“理論依據”;反之,不同流派、不同人士構築的神話體系各不相同,他們也需要透過朝廷的認可和宣傳,來鞏固自己的“正統地位”。

於是,神話體系的構建和神化皇權便達成了相輔相成的效果,雙方各取所需,卻又相互促進。

例如亳縣方士謬忌來到長安後,向漢武帝上書說,“天上神仙之中,最為尊貴的便是泰一神,而泰一神的輔佐神則被稱為五帝。從上古時期開始,天子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在東南郊祭泰一神,用牛、羊、豬三牲連續祭祀七天,而且給泰一神築有祭壇,祭壇八面都開有通道,以供神鬼通行。”

漢武帝聽取了謬忌的建議,命令太祝在長安東南郊修建泰一神祠,並按照謬忌說的方式來供奉祭祀,後來又將祭祀泰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了每年正月十五,由此形成定製。這一舉動,無疑確立了泰一神的至高神地位,而漢武帝則透過確立和祭祀至高神,進一步增強了皇帝的神聖感,畢竟至高神不是誰都有資格祭祀的,只有被上天認可的天子才有這個資格。

在意識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後,大量方士紛紛上書漢武帝,意圖給自己建立的神話體系中的神仙謀求一個較高的地位,更有甚者甚至意圖與泰一神爭奪至高神的地位。例如有人便上書說,“古時天子每三年一次,用牛、羊、豬三牲祭祀三一之神,即:天一神、地一神和泰一神”。

不過,這個建議顯然與統治者的需求不符,正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整個天下只允許存在一位天子統御天下,而皇帝作為上天之子,乃是代表上天的意志統治天下萬民,如果出現三個至高神,那豈不是說天下要出現三個天子?

對於漢武帝來說,既然已經明確將泰一神定為至高神,又豈會允許出現另外兩個與泰一神平起平坐的至高神。因此,對於這個建議,漢武帝並未全盤採納,只是命令太祝負責在已經修建的泰一神祭壇上,按照上書人所說的方式來祭祀天一神和地一神,而不再另行修建祭壇,這就使得天一神和地一神的地位較之泰一神略遜了一籌。

至此,所有人都明白,泰一神這個至高神的地位已經不可撼動,於是大家又紛紛上書,想要盡力為自己神話體系中的神仙,在泰一神這個至高神之下,謀求一個較高的地位。

其中,有人上書說道,“古時候,天子經常在春秋兩季舉行除災求福的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