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第1/2 頁)
,可是為什麼他去完泰山之後,就沒人去了?
“人都到哪去了?!”
【也不知是真因給了歲幣而羞愧,還是真糊塗,早年還算勤勉於政事的趙恆,到了晚年頗有些不可說也。
有了泰山封禪這一出,全大宋誰還不知道原來官家好這口,只要‘製造’些祥瑞出來,就會得到官家的賞賜,甚至運氣好的還能親自見到官家,這不比在任上做出點成績才能傳至京師簡單多了?
如此上行下效,全國各地都出現了祥瑞,有了祥瑞怎麼辦?當然是趙恆親自上啊!
泰山封禪之後,趙恆不是在某地封禪,就是在去封禪的路上,竟是片刻都不得停歇。
各地官員看到趙恆如此捧場,越發願意在祥瑞上做文章,今日這個縣冒出了一朵祥雲,明日哪個郡又出現了天降神鹿,若能吸引到趙恆的目光,那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皇上出遊,還是此等宣揚好名聲之事,聲勢總是浩大的,動輒百輛馬車,隨行人員數千,就這還是小祥瑞的待遇。
若某地出現了什麼天降神石、天書之類的,那趙恆更來勁了,都有了神祗,隨行車馬人員不翻倍,也對不起這稀罕景啊!
在趙恆發了瘋一般的祭祀背後,是宋朝不堪重負的百姓承擔的後果。除去每年給遼國的歲幣等物,趙恆於祭祀一途花費巨大。
有了祥瑞要出發,出發就得費錢,到了祥瑞出現之地還要大興土木,建造廟宇以示對神的尊重。
趙恆花的錢越來越多,連年下來宋朝的國庫幾乎被趙恆揮霍一空,本來對於給遼國歲幣尚有餘力,趙恆折騰光國庫後,就只能盤剝百姓了。】
-
被柴榮壓著在大殿看天幕的趙匡胤又急又氣,自己篡了老闆的位置,還被老闆當場抓包,自然是很痛苦的事。
“愛卿啊,你這孫子…看來不行啊,後代還是要好好教導,不然被某些手握大權的臣子篡了位,可就不美了。”
話音未落,趙匡胤立馬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做壞事不能當著老闆的面,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大抵趙恆本來也是一平庸之人,以其資質以及排行本不應為帝,奈何命運往往就是這般神奇,趙恆的大哥二哥死的死瘋的瘋,宋朝的皇位就到了羸弱的趙恆手中。
可如此平庸之人,能在晚年治理好一個國家,不得不提趙恆的賢內助劉娥。在趙恆登上皇位後,輾轉幾年劉娥才得以被封為皇后。
可劉娥卻不是那等對鏡貼花黃,等待夫君到來之人。在趙恆登基之時,劉娥已經三十多歲,卻仍被趙恆看重,顯然是因為劉娥這個人本身,而不是光憑著外表。
劉娥對於政事有著敏銳且獨到的見解,每回趙恆遇事不決向其詢問,劉娥總能給出最佳答案。
漸漸地,趙恆越來越離不開劉娥,甚至委託劉娥幫忙批閱奏摺,再加上晚年趙恆喜歡到處追著祥瑞跑,更是無心於朝政。
可以說,趙恆執政的後期,宋朝統治沒有大崩潰,要給劉娥記上很大一筆功勞。
宋朝可以說是不幸的,初開國就遇上了車神趙光義,膽小鬼趙恆;可宋朝又是幸運的,還能遇見願意救宋朝於水火之人。】
-
車神沉默了,對於趙恆喜歡的女子劉娥,他是知道的,也是在他的極力反對下,劉娥才被趕出皇宮,沒想到最後卻是劉娥承擔起了重擔。
思慮再三,趙光義喚來侍人吩咐道:
“就將劉氏接回宮吧。”
有劉娥在,大宋也不至於被膽小蠢兒子給折騰沒了。
【劉娥初認識趙恆時,被趙光義所不喜,因此趙恆只能將劉娥安頓在下屬家中,抽空出來於劉娥相聚。
劉娥一個人在府中未免寂寥,可她不曾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