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第1/2 頁)
匡胤覺得,只要能好好的治理大宋,趙光義登基也不是不行,何況如今就行的儲君之事。
【車神登基後,為了堵住悠悠之口就決定做點成績出來,以證明自己登上皇位是實至名歸的。
趙光義將目光投向北漢,從後周的世宗柴榮到大宋趙匡胤,都曾幾次對北漢用兵,奈何北漢背靠遼國,自身兵力又強悍,導致久攻不下。
吸取了前幾次教訓的趙光義調整了作戰方向,分兵兩路,一路攻打北漢,另一路用來阻擊遼國的援軍。就這樣,北漢徹底被滅,大宋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
打贏了北漢的趙光義徹底飄了,他想要向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看齊,甚至很想加入這個組合中,覺得自己能力極強,並不比這幾人差。】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滿員了,謝謝!
【打贏了北漢本應犒賞三軍,眾將士也疲憊不已,理應班師回朝休整一番,可趙光義他不幹!
他現在一刻都等不了了,他要做皇帝界最亮的一顆星!於是威武霸氣的箭指北方的燕雲十六州!
若燕雲十六州真的在趙光義的領導下被收復,那或許史書上真的可以為他記上很大一筆功勞,然而趙光義領軍作戰總是事與願違的。
宋軍上下雖疲憊,可趙光義下令他們也只得遵從。即使是疲憊不堪的宋軍,也是宋朝後期軍隊所不能比的,當時都是跟隨趙匡胤打天下的精銳部隊,就這樣被趙光義隨意指揮去攻打遼國了。
這樣耀眼奪目的一戰怎能少了趙光義本人呢!為了彰顯出自己的偉大,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就是御駕親征!即使他於行軍打仗而言,只是個門外漢。
一開始,宋軍的確勢如破竹,一路挺進。有了宋軍出其不意的圍攻,遼軍節節敗退,趙光義率軍圍了幽州城。
結果幽州城內守軍苦守,宋軍也久攻不下,想要趁其不備突襲的趙光義這才發覺,原來遼國並不是毫無準備,至少幽州城就打造的很牢固。
本就疲憊的將士們逐漸力不從心,遼國君主心繫幽州,決定採取聲東擊西之策,派軍向高梁河進發。
高梁河距離幽州城很近,趙光義無奈只得先調轉方向與高梁河來軍交戰。遼軍將領為丞相耶律沙,他與宋軍交戰不敵而逐漸撤退。
本來以宋軍之能力,追逐耶律沙不在話下,可經過討伐北漢沒有得到休息,又圍攻幽州數日的眾將士追不動了。
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是,遼軍這時有一員猛將耶律休哥率軍手持火把攻向宋軍,由於夜色朦朧,看不清遼軍具體人數,同時敗走的耶律沙也回頭圍攻,幽州聽聞援軍到來開門共同夾擊宋軍。
就這樣,宋軍處在了幾面環敵的包圍中,幾個回合後宋軍不敵迅猛的遼軍,被打得潰敗。
一片混亂之中,本應主持大局的趙光義慌了,好不容易坐上龍椅的他怎能將性命結束在這裡?遼軍可不管這些,耶律休哥朝著趙光義所在之處猛攻。
於是不管不顧的趙光義不知從哪尋了輛驢車,就這樣駕駛驢車逃跑了,至於苦苦堅守作戰的宋軍,那與他趙光義有什麼關係?
逃跑途中也很不順利,被耶律休哥猛追不放的趙光義大腿與臀部各中了一箭,頂著兩支箭以及極其扭曲的姿勢,非但沒有降低趙光義的駕車水平,反而還有所幫助。
只見趙光義猶如神助,將驢車駕駛得飛快,一人一驢一車迅速在混亂的戰場上逃離,身旁的將士只能看見一道殘影飛馳而過,甚至不知道是誰,後頭兵強馬壯的遼軍騎馬都沒能追得上他。
車神駕著驢車從高梁河出發,僅用了一夜就從高梁河逃到了涿州,要知道兩地間可是相隔了二百多里路。
大半夜車神身中兩箭還得繞小路避開遼軍追擊,可眼神依舊明亮,驢車之技依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