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5 頁)
打火機在這樣的冰室裡基本一打著就滅,即便和尚連他身上穿的內衣也願意貢獻也沒用。
我們透過冰的反射和光亮度摸索著向前走。走了不知道多久,發現在通道前方樹著一塊門樓,也是用冰做成的,門樓上刻著“奉天門”三個字。這名字我覺得很熟悉,甚至連字型都覺得很熟悉。
穿過去再往前一直走,又經過一個門樓,門樓上刻著“午門”兩個字。這個名字我覺得更加熟悉。
等到走到下一個門樓時,林風終於忍不住道:“這門樓上所有的名字怎麼跟故宮一樣!”
我這才一下反應過來,這一路走過來完全就是故宮一路的佈局。我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學,不知道帶過多少外地的同學去過故宮,所以線路格局基本上都印在了腦裡。
果然不出所料,接著是太和門。過了太和門以後,通道開始出現岔路,除了正前方外,還多出了左右兩道路。我們往左邊走了不久,就出現貞度門。為了驗證我跟林風的想法,我們又走了右邊的那條路,果不其然是昭德門。
我跟林風對望良久,現在我們百分百敢肯定這就是故宮的佈局設定。可是是誰會在這冰雪山下建造一個這樣的宮殿?
我之前覺得廣西守靈村那血海墓室的建築已經是驚天之作了,可此刻居然有人可以活活的將天安門搬過來?!
而且所有都是用冰製作的!
我跟林風都蒙圈了,這個人把故宮搬到冰室來幹嘛?我記得故宮是明清兩朝的宮殿,難不成這冰室早就有了,已經下來幾百年了?
我跟林風的一致意思都是,既不走左道,也不走右道,回到主幹道去。因為按照故宮的佈局設計,太和門的正前方就是太和殿。
太和殿是什麼地方,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金鑾殿”,那可是古代皇帝上早朝,文武百官下跪的地方。
那和尚估計沒去過北京或者對故宮沒有我跟林風這麼瞭解,看著我跟林風從左道走到右道,最後又繞到了主道,一頭霧水,搞不懂我們在幹什麼,只得跟著我們。
果然跟我們想象的一樣,我們走了沒多久,前方就出現一個冰無盡的冰塊做成的宮殿,上書:“太和殿”。
除了是用冰做的以外,那大小結構以及上面的雕樑畫棟都跟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一模一樣。
宮殿凸起的四個角,是四個龍頭蹲坐在那兒長著嘴。之前我看北京的太和殿沒什麼感覺,可是現在看這個冰室,那四個蹲坐的龍頭嘴裡直吐寒氣,蔚為壯觀,真的就跟真龍一樣。
我覺得這個冰室的建築藝術已經完完全全超過了北京的故宮,以至於我在懷疑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故宮。
這輩子能見到這般壯麗的建築,我覺得還有十年的壽命,我都嫌多了!
宮殿正前方是用冰塊鋪成的臺階,從下往上共95個臺階,象徵九五之尊。中間的那個通道是古代皇帝專用,兩邊才是文武百官的通道。
林風跟我對望了一眼,然後我們從左邊的通道走了上去。與臺階對應,太和殿也分三個門。中間那個龍飛鳳舞的門,是古代皇帝VIP通道。左右兩門是為文武百官所開。
就我所知,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正門近三十年只開啟過一次。是我國前前boss江爺爺去的時候開的。(希望網站不要和諧我)
我們走到了宮殿的左門,林風和和尚兩個人合力推那冰做的石門,才慢慢地將石門開啟。
只見一個巨型的冰制的龍椅,散發著層層寒氣,龍椅左右兩邊扶手上的龍像是騰空吐著仙霧,等待著我們前來!
☆、第十一章 龍袍
我都看傻了眼,中國四大古都的歷史博物館我都去過,那裡儲存的真是龍椅我都見過,可是沒有一個像這樣霸氣側漏的,那冰制龍椅上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