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番外:終篇(第2/3 頁)
看著自己的戰績,小包子在心底感嘆:當壞人可比當好人容易多了!
軒轅晏夫妻對兒子的所作所為樂見其成,甚至偶爾還會指點一二,讓事情鬧騰的更招人厭些。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太上皇果然將心裡的那個念頭打消的一乾二淨。之前的好印象竟然都是錯覺,現在想想那孩子似乎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太子可是國之根本,這事兒他得慎之又慎,暫且作罷吧!
……
靜太妃的喪事辦的十分低調,軒轅晏帶著兒子只守了五日靈,之後又在宮裡裡待了幾日便啟程回登州。
然而他們一家人還在回去的路上,就有下人來報,朝堂上有不少官員彈劾永安王和王妃一心鑽營、大肆斂財,有圖謀不軌之嫌。
上官清悅知道後有些莫名其妙,
“咱們單單書院就已建了十所,供養學子幾千人,我若不費心經營賺錢的生意,難不成讓學子們喝西北風?
那些官員是閒的沒事做了麼,怎的還盯上咱們了?!”
她越說越生氣,眼圈都有些紅了,看的軒轅晏心疼不已。他將人攬進懷裡,輕拍著肩膀安慰:
“清清莫要傷心,此事我懷疑是父皇疑心病又犯了,那些官員不過是順他的心意為之罷了。”
“這是怎麼說的?就因為小包子不願意過繼給皇帝麼?他老人家瞧出那孩子是故意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上官清悅有些著急,兒子是她生的,把他過繼給皇帝跟從她身上剜肉有何區別?!太上皇不會是想逼他們夫妻妥協吧?!
軒轅晏瞬間懂了妻子話中之意,他搖了搖頭,冷冷地道:
“然兒的事應是過去了。父皇他到底還是對我不放心,總擔心會威脅到他好兒子的江山,這才想方設法打壓於我。
父皇他老人家可真心疼兒子,哼!”
“那咱們該怎麼辦?總不能把那些鋪子都關了吧?說我財迷我也認了,我實在捨不得。”
上官清悅憂心忡忡,像七寶齋關了也就關了,比如水雲間可不單單是為了賺錢。
軒轅晏卻突然轉移了話題,
“清清可還記得一年前府中招攬了一位門生,我曾與你說過那人頗有幾分奇才,尤擅觀測天象?
兩月前他曾對我說,咱們大安今年北方恐多幹旱,極有可能發生旱災。”
上官清悅不明所以,只能忽閃著一雙大眼定定看著,等著他把話說明白。
“若今年果真遭遇幾十年不遇的大旱,咱們就藉此機會散財救災。
就如你所說,銀錢夠用就好,若多到一定數量與石頭無異。咱們趁此機會堵住天下悠悠眾口,換今後安寧度日,很划算。”
上官清悅十分認同。
……
嘉和三年,大安國多地大旱,三個就藩的皇子所在封地無一倖免。田地幾乎顆粒無收,百姓吃水都困難。
旱情一直持續了三個月,嘉和帝派出數十個大臣到各地賑災,哪怕國庫豐盈應對起來也有些吃力。
再加上邊疆各國得知這一訊息後,都有些蠢蠢欲動,因而國庫至少有一半的銀錢和糧草都不能動。
就在皇帝有些焦頭爛額之際,卻突然得到訊息,說永安王前些日子幾乎散盡家財從江南以及他國購買了大量的糧食正送往受災地區。
為了籌備銀錢,永安王妃關了好幾個賺錢的營生,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遍佈各地的七寶齋。
曾經在清心書院讀過書的千萬學子受王爺和王妃鼓舞,大家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為抗旱救災貢獻了不少力量。
此舉一出,大大緩解了百姓的困境,永安王夫婦被百姓廣為讚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