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進城(二)(第1/2 頁)
李氏也是頭一次走進胭脂鋪,雖還沒來得及看看四周就聞到了濃郁的香氣。 還沒等她生出羨慕的情緒,就被這店鋪老闆娘的刻薄勁兒給掐滅了。 周小溪在前世也沒少遇到類似的店員,早就見怪不怪了。 她朝老闆娘微微一笑,隨口說了聲‘打擾了’,便拉著李氏離開。 兩人甩開了矮壯婦人,母女二人先是去布莊賣掉了棉布。 當初李氏沒日沒夜的織了一月有餘,才得這兩匹棉布,最後也不過才賣了500文錢。 再說到去當鋪典當首飾,當初周軍買這手鐲和銀簪花了三兩銀子,當鋪嫌棄首飾花樣俗氣只肯付一半的銀錢。 所以有些女人總說給自己買貴重首飾是一種理財方式,可以增值。 大概都是為自己的虛榮心找的藉口吧。 母女二人在折騰了一個時辰之後,終於來到了回春堂。 醫館的面積並不大,按照前世的計算方法,大約有100平米的樣子。 不過跟前世不同,這裡的店鋪後面都是帶後院的,具體能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 寫著‘回春堂’三個大字的匾額古樸精緻,在右下角還寫了一串小字——108號。 周小溪猜測這估計跟前世的加盟店有些類似,應該是指第108家店。 看來這回春堂在整個大安國各地都有分店,那麼這背後的老闆,應該都屬於一個家族。 收回心神,周小溪和李氏進了醫館。 李氏一進去就看到了之前給自家男人治病的章大夫,跟去家裡教小溪姐妹識藥的‘章大夫’一點都不像啊。 可見當時自己真是愁糊塗了,腦子裡除了想著給周軍治病別的什麼都顧不上。 章大夫也看到了來人,他還記得這位婦人。 畢竟那麼年輕就中風的人屬實是少見,這婦人對夫君一直不離不棄,是個良善的。 那位曾給自己留了書信,說是有個叫周小楠的小姑娘將來會找自己學醫,據說天賦異稟。 莫非就是面前的這個小丫頭?看著倒是挺機靈的。 “想必您就是章大夫吧,久聞大名,今日總算是見到您本人了!” 周小溪落落大方的跟面前的老人打招呼。 章大夫不由失笑,他一個小縣城的坐館大夫,跟那位可是雲泥之別。哪來的‘久聞大名’呀! “你就是周小楠?今日來找老夫是打算開始學醫了麼?這算下來,還不足一月,你爹能下地了?” 若真是這樣,那可真算得上是奇蹟了,章大夫可不信。 周小溪原本還以為需要解釋一番,沒想到對方立即就能想起那位‘章大夫’的囑託,可見對方很是重視。 自己敢肯定,這兩人必定關係匪淺。 “小女周小溪見過章大夫,周小楠是小女的妹妹,在家照顧我爹沒能過來。”周小溪擺出一副淑女的樣子,乖巧的行禮。 又接著解釋,“今日過來是來買藥的,藥方裡還缺一味人參,前些日子一直沒能有機會來城裡採購。” 這家人的情況章大夫大致是清楚的。 那位破例在槐花村一待就是三日,竟只是為了幫兩個完全不通藥理的小丫頭熟知一張藥方裡的藥草。 原本只需動動手指就能一步到位,徹底解決這家人的困境,可那位卻選了最麻煩的法子。 自己這點道行完全想不通這裡面的關竅,不過有一點是很清楚的——自己只能從旁指點,不能大包大攬。想通了這些,章大夫就曉得如何做了。 他看向李氏, “藥方我這邊有留底,那味人參的確不能省去。不過,這人參可不便宜,不知這位娘子能否支付的起。老夫沒有任何輕視的意思,只因這最次等的人參,一支也需五兩銀子。” 聽罷李氏就變了臉色,這人參竟然這麼貴!手裡滿打滿算就只三兩銀子,今日豈不是要白跑一趟。 李氏愣在原地,訥訥不知如何開口,又能說些什麼呢? 周小溪也忍不住皺緊了眉頭,她知道人參貴重,也估摸了一下大致的價格。 原本她以為即便沒錢買一支,半支總是可以的。 前世的中藥店都是有參片賣的,沒想到這裡只能按株售賣。難道這回就只能空跑一趟麼?實在是不甘心。 忽然想起什麼,周小溪立即開口詢問: “章大夫,小女好像聽說這人參鬚子也是有用的,只是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