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其罪當誅(第1/2 頁)
事實上對於英國公家的張世康,崇禎皇帝之前還是挺討厭的。
在此之前,崇禎皇帝知道這廝的原因,大抵是張世康跟某個勳戚的子弟打架,被人告到他跟前。
這種不學無術之人,大抵上入不了他的眼,直到今天。
今日在朝堂上,成國公和英國公當朝大打出手,直接攪亂了當時正在議論的關於加徵軍餉的事。
在乾清宮裡,崇禎皇帝訓斥了他們,英國公張之極臨走時還把他那兒子好一頓誇,他從未見過臉皮這般厚的人。
臨走時張之極甚至還神神秘秘交給他一封信。
本來崇禎皇帝壓根沒放在心上,可左右好奇,便開啟了那封據說是張之極家老三寫的信。
他就是想看看這個不學無術的傢伙,究竟能給他寫些什麼。
也正是因為這封信,崇禎皇帝專門讓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調集了張世康近些天的行蹤和言辭,才有了這次的突然召見。
“臣張世康拜……”
“免禮吧,你信中所言之事為真?”
張世康剛打算行禮,就被崇禎皇帝打斷了,他再次拿出那封信瞅了一遍。
‘陛下,臣張世康冒死以聞,加徵三餉,則國滅也,我大明有銀子,多的是銀子,臣知道在哪。”
這封信很簡短,三十來個字裡竟有五六個錯字別字,前半句措詞還算工整,後半句竟直接用起了白話,實在是令人發笑。
至於說加徵三餉會導致滅國,純粹是大言不慚危言聳聽。
莫說崇禎皇帝,這時候你告訴任何一個人,說大明再有幾年就亡國了,三歲小孩都不會相信。
崇禎皇帝並不打算浪費太多時間,他覺得一群不學無術的傢伙根本成不了事,只是出於好奇,以及十分微小的期許,才勉強召見了他。
張世康也不氣惱,其實一路上他就想明白了,若是因為朱正良的事,下道口諭就完事了,壓根沒必要單獨召見,還是在傍晚的時候。
那就只能是因為他的信,至於信的內容,本來還想著長篇大論痛陳時弊,奈何肚子裡墨水有限,就只能長話短說,把他覺得崇禎皇帝最需要的那部分寫出來。
他賭對了,只要是關於幫朝廷籌集銀子的事,崇禎皇帝果然上鉤了。
“哈,那封信啊,自然是真的。”
張世康也不拘束,就那麼大咧咧的站在大殿裡道。
崇禎皇帝身著紫色常服,頭戴烏紗翼善冠,面容威嚴裡透露著一絲疲態。
可能是長久的睡眠不足,氣色看起來也不怎麼好,讓張世康無論如何不相信,面前的皇帝竟然才二十八歲。
說四十他都信。
崇禎皇帝示意他繼續說,如果說的他滿意了自然好,如果這小子真是來誆騙來消遣他,他必將讓這小子知道什麼是天子之怒。
“流寇剿滅不盡,是因為老百姓要餓死了,試問王公公,若是你要餓死了,造反可以讓你活下去,你會選擇死,還是選擇造反?”
說著張世康看向侍候在一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人都麻了,皇爺叫你說事兒你就說事兒,你沒事非要提咱家幹啥?
你問的問題是問題嗎?你是要人命啊!
“老奴受皇爺重恩,自然是寧死也不會造反。”
該表態還是得表態,王承恩字字鏗鏘的回答。
這倒是把張世康給整不會了,你說人家說謊吧,人家確實是為大明殉難了。
“王公公,我的意思是,你得代入一下普通的老百姓,老百姓可沒受到皇恩,只受到陛下加徵的賦稅了。”
這話一出口,王承恩的臉色都變了,心道這小子是活膩歪了吧,這不是當著和尚罵賊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