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曾國藩見老者說話絮叨,也就不再多問多聽,隨口道一句&ldo;謝了&rdo;,便轉身走回來。
老者卻在後邊不依不饒,連連道:&ldo;客官如若還找不到,只管回頭來問可也。某是讀書人,不嫌煩的。所謂‐‐&rdo;
曾國藩嚇得頭也不敢回一個,急忙上轎,一行人匆匆進村。
剛剛穿過村心,尚未走出村口,已望見坐落在村外的一大片草屋和草屋門前熱熱鬧鬧的景象。不用問,這便是四海聞名的&ldo;諸葛廬&rdo;了。
第23節 蜀道果然難
到了&ldo;諸葛廬&rdo;,轎夫把轎子歇在門前的一塊空地上,肅、臺二位也都下了馬。
曾國藩走下轎子,見久仰的&ldo;諸葛廬&rdo;雖有些破敗,但氣象還是有的。大門的左邊是一長溜叫賣吃食的,喊著當地人才能聽懂的話,煎炒烹炸倒也齊全。大門的右邊便全是賣雜貨的攤子,大到缸甕,小到挖耳勺,圍的人也不少。
曾國藩同著肅、臺二侍衛邁進大門,先拜了武侯的半身塑像,又到&ldo;春睡草堂&rdo;
和其他幾間屋子轉了轉,竟然一件古物也未見到。
曾國藩不由大失所望,邊踱步邊自言自語道:&ldo;這怎麼能叫&l;諸葛廬&r;呢?&rdo;
肅順介面道:&ldo;依卑職看來,叫菜市廬更貼切些!&rdo;
臺莊只是笑,一句話也接不上。
三個人走出大門,曾國藩無意中發現,在賣雜貨的攤子當中,竟然夾著兩個賣書的攤子。曾國藩走過去,放開眼瀏覽起來。
看著看著,曾國藩猛然在其中的一個攤子上,發現一套十卷本古色古香的《將苑》。
曾國藩心下一喜,慢慢地拿過那《將苑》,一卷卷翻過,又用鼻子聞了聞,馬上認定是明中葉的民間刻本。這個刻本與京城市面流行的刻本最大的不同,是後面附了五十幾頁的春秋戰國將帥圖譜,將帥們的天庭地角一一標明,別於常人面相的地方都有文字說明。憑武侯的學識與成就,曾國藩相信這本《將苑》應該出於孔明之手。就算是偽本,也有可鑑之處。
曾國藩裝出漫不經心的樣子問了問價錢,守攤兒的人也漫不經心地答道:&ldo;五兩銀子,少一文也不賣。&rdo;
曾國藩想也沒想便摸出五兩銀子遞過,口裡道:&ldo;在下急著趕路,就不和你還價了。&rdo;
攤主一下子把嘴張大,眼睛望著曾國藩,雙手遲疑地接過銀子,掂了掂,那嘴尚未合攏。
在攤主的心裡,這套《將苑》只值五十個銅板,竟然賣了個天價!
曾國藩已是小心地托起書,帶著肅、臺二位向轎子走去。
臨上轎,曾國藩輕輕拍了拍《將苑》,滿面春風道:&ldo;總算不虛此行!&rdo;
這回是肅、臺二位把嘴張開老大。
在丹江口,曾國藩一行棄轎登舟,與一夥布匹商人合包了一隻商船,借著一路順風,幾天即進入湖北地界。從這一天起,曾國藩開始寫日記。儘管此時曾國藩已無考察之責,但他仍把沿途所見所聞詳細記下,作為自己每日的功課。
湖北境內不用登陸,曾國藩三人又和兩個鹽販子夥搭一隻小船前行。肅、臺二位憋得不行,只有曾國藩一人照樣忙得不亦樂乎。
肅順私下裡對臺莊感嘆:&ldo;咱滿族人能有曾翰林一半的勤奮,國運何至於如此頹敗!&rdo;
幾日的水路倒也風順。
在船上,曾國藩除了記日記,就是和肅順對幾局圍棋。臺莊本是一個閒不住的、又不通文墨的武夫,偏偏又不曉棋道,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