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 頁)
曾國藩把祖父的這番話作為他一生的座右銘,時時回味,竟至回味了一生。
他知道祖父的格言:做官就做個千古留名包文正公似的好官;做人,就做個曾參一樣的大聖人;種田,就做個百裡挑一的好莊稼把式。
曾國藩清楚地知道,幾年來,為了能讓自己這個翰林公安心在京城讀書、做官,全家人一直都勒緊腰帶過日子。湘鄉達到曾星岡年歲的人,一般的人家,都要給備頂小轎,但星岡公就是堅持坐躺椅而不乘轎子,嫌轎子費銀子。早就該修繕的房子,也一直拖到他升授翰林院檢討的那年八月才草草地修繕一次。
知道曾家根底的人都說星岡公是持家有方,多數人則說曾翰林家真能裝窮。最近聽弟弟們來信講,連最親近的南五舅,都不大登曾家的門了。
&ldo;門檻高了哩,兒子在京裡做著大官,大把的銀子往家裡偷著運,還裝窮,是怕窮親戚登門求借呢!&rdo;南五舅逢人便說,很有些忿忿然。
南五舅的大恩,曾國藩一生一世都是不敢忘懷的。
真的讓親戚們心冷了!
望著這白花花的兩千兩程儀,曾國藩喃喃自語:&ldo;滴水之恩湧泉報,湧泉報啊!&rdo;
他攤開紙,決定給家裡寫一封信。
不孝男國藩跪稟祖父母並父母親大人及叔父母大人萬福金安:奉皇上聖諭,授不孝男為今歲四川鄉試主考,此舉不僅大出不孝男之料,也讓滿朝文武驚訝。大清開國至今,已歷八朝,尚未有一次鄉試由五品官員做正主考,而由四品官員做副主考。真不知我祖積了何種陰德,竟讓不孝男承受如此浩大皇恩雨露。
典試程儀已付男手,為二千兩,白花花一堆。男自蒙天恩於道光十八年入翰林院始,已待京師五載,一直節衣縮食,惟恐糜銀過多招致親友怨忿,而家族上下卻為此背上偌大的虛名聲,好似每年都能偷運一些金元寶回去藏起來,以致有恩於曾家的人都口出怨言。不孝男一直惶惶不安。不孝男決定留下四百兩以作入川回京之盤費,餘下一千六百兩悉數由回鄉省親的長沙籍翰林院檢討張維元兄帶回去。請按此數分配:南五舅二百兩,如不收,則由父親用此銀買上幾畝好田轉贈南五舅。五舅年已七旬,膝下之子又糊糊塗塗,近又添心口痛,晚景如此悽慘,不孝男如不抓緊報答賣牛送男進京之恩,怕要來不及了。另外再拿出二百兩,由諸弟中一位買些實惠的東西分贈給鄰居們,讓他們也沾些天恩。請再撥出五十兩專供祠上花費,以消男五年來對祖宗之大不敬。還有哪位親友男沒有想到請父親做主辦理。愚男謹記祖父大的教誨,抱定&ldo;做官不做斂財之官&rdo;的宗旨,不敢妄存貪贓枉請之念,以極皇恩。
不孝男在京覓得幾本請帖,頗好,一併捎回,望諸弟臨習時萬莫弄亂。這幾本前代的請帖已存世不多,至囑。
男不日即起程赴川,一路謹記我祖&ldo;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rdo;之遺訓,總會佑我順利入蜀的,請大人及諸弟勿念。
男謹稟曾國藩隨曹公公來到御花園的後書房裡,道光帝正在一個人手忙腳亂地批奏摺,兩個小太監在書房的門口沒精打采地站著。
曹公公跨前一步跪到書案前,道:&ldo;啟稟皇上,曾國藩曾大人來了,正在門外候著。&rdo;
道光帝放下筆,懶懶地伸了一下腰,道:&ldo;宣他進來吧。&rdo;
曾國藩匍匐到道光帝的案前:&ldo;翰林院侍講曾國藩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rdo;
道光帝望一眼曾國藩,道:&ldo;曾國藩,你起來回話吧。&rdo;
&ldo;謝皇上!&rdo;曾國藩站起身。
&ldo;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