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第1/3 頁)
&ldo;老夫也是這樣想的,&rdo;張里正斜了斜自己的兩個兒子,&ldo;我那孫兒是個好的,但我這倆兒子就是屬石頭疙瘩的,心眼子也一般,什麼事都靠他們倆,呵呵……&rdo;
張雷他爹和他叔面上一紅,卻也不做反駁。
當初這個輪流的提議,兄弟兩人是不滿意的,不是說想什麼歪心思,而是覺得不被信任。然後就被他們的爹張里正給懟的啞口無言,如何幫忙納糧,如何分配徭役,如何分水,如何分肥,事兒多著呢,都由著這兄弟倆,還真夠戧。兄弟倆被他們的爹給訓啞了,這時候連頭都沒抬。
村民見這事兒連里正自家都沒意見,他們更沒什麼好說的,也同意了。
最終,村民一起擬定了一份《竹山村約》,上面規定了村中每年出錢邀請一位品行端方的老先生教授八歲以上男孩兒和六歲以上女孩兒認字學數。另外請村中手藝好、人品過硬的婦人每天教女孩兒針鑿女紅。不論男女,凡能在人前通讀並解釋《顯德律》的,則獎勵男孩兒糧一石,女孩兒布一匹。男孩兒中試,不論科目均有獎勵,女孩兒沒有這種獎勵,村中卻定下一條:女孩兒自家掙的錢一半還報父母,一半可自攢作嫁妝,便是父母公婆都不得插手。凡竹山村村民不論鰥寡,無後者村中代為收殮;喪親無依者,村中代為撫養;禁發寡婦財,禁略賣孤兒。
說完了村中的福祉,又規範了村中的懲戒,若村民有品行不端、不孝不慈、手腳不淨的,先訓斥、再杖責,還不改悔者責令離村,不得歸葬。
除了這些與風俗相關的內容,崔瑛還引導他們約定了一家遇敵,全村同心的類似保甲的村中保護制度;約定了村中施醫贈藥、借貸還款的規矩,保證整個制度收支平衡;約定了修改條約的制度,保證條約能與時俱進;還設立了一個用來促進村民情感的集會制度,讓大家在一個固定的日子裡在一起飲宴遊戲,增進瞭解,解除誤會。
《竹山村約》很快便流傳到住在村裡的鄉紳手中了,他們中有些人家貲豐厚,考慮到自家的地位,為子孫後代長久打算,為當世的名聲打算,計劃在自己家鄉也搞一搞村約;有些小地主鄉紳資產沒有那麼豐厚,便打聽捐獻些家產,移籍到此處的可能‐‐在看天吃飯的農業時代,這樣的互助條約可以看成是一個社會保險,可以降低許多風險,尤其讓那些偏重商業的小地主小商人心動。
最終有兩家小商人家以每年十貫錢的價格入籍了竹山,而如今財大氣粗的陳石頭也丟擲了年給百貫的補貼,讓外鄉的人們羨慕的兩眼發紅。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一:
&ldo;語文作業:寫《重修竹山祠堂記》的三行翻譯,並背誦。&rdo;
&ldo;歷史作業:分析《竹山村約》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rdo;
&ldo;道德與法治作業:傳統意義上我國的村民自治制度起源於什麼?請分析它對現代大周村落管理的影響。&rdo;
無處不在的崔德華_
小劇場二:
竹山鎮戶口是全大周最令人羨慕的籍貫,除了有特殊貢獻的榮譽鎮民外,只有兩戶外來人家。這兩家人早就將做決定的祖宗供了起來,早晚三炷香感謝他們英明的決定。
第125章 感冒發燒,請假一天
冠禮結束、村約定好,崔瑛和張雷回來的主要任務便已經完成。假期還有很長,他們打算安享一段時間田園生活的清靜閒適。
秋忙已過,新年未到,整個十月份張雷都在被邀著走東串西,也順便指點一下縣學生的教學方法。
隨著張雷和張家人的名聲逐漸為人所知,如今整個六安正在流行一種新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