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中秋節(二)(第1/2 頁)
四合院的自在日子二十一 中秋節(二)
從昨天開始,小姑就提醒張宇了好幾回,今天是中秋節,中午的時候,要湖窗戶。
這是北京有的老習俗,因中秋過後天氣漸涼,據說中秋午時湖窗戶,能把太陽光都湖在屋裡,一冬不冷。
雖然小姑父找人給他買到了玻璃,窗戶上現在裝的都是玻璃。但是趁著剛考好月餅,太陽正在正中的時候,張宇還是找來窗戶紙象徵性的湖了一下,應個習俗。
院子裡的人特別多今天,原因自然是從前天開始就連放了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許多工廠也放了假。
院裡的鄰居見他正在湖窗戶,都看了看天色,紛紛找出窗戶紙重新湖上。
縱使今年供應緊張,1958年中秋來臨之前,北京市食品市場,也全部都熱鬧了起來。
全市的各個供銷社、食品店,肉鋪為顧客們準備了豐富多樣的節日食品,供人們採購,用來歡度佳節。
為了讓人們過好中秋,這幾天的供應特別充足,所以許多人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多給家裡添置些東西。
這不,小姑幫自己湖完窗戶,又挎著籃子出去了,去各處轉一轉,看一看,能不能買些平時買不到的東西。
時間說過的快也是很快的,太陽在不知不覺中便下了山,八月十五的夜間到了。
八月十五的夜晚,滿?升起來了,??寧靜隨著銀霧般的?光灑在?地上。
今天月亮,特別的明淨透徹,輕灑著素潔如水的銀輝,帶著幾顆小星星,盤旋在夜中,給人們的團圓時節增添了一抹亮色。
不過很多人都顧不上賞月,因為為了過節家中準備了許多平時捨不得吃的菜,孩子們早就圍著灶臺轉悠了,盼望著做飯的大人不時夾塊出來,讓他們嚐嚐鹹澹。
今天除了過各種習俗以外,還有豐富的美食,這不小姑也早早的做好了飯,擺了一桌子,這不包括張宇在內的一家人對著桂花鴨直咽口水。
桂花鴨是小姑在一個老師傅那買的,每年中秋左右的鴨子正是最好的時候,肉嫩又肥,正好這個時節桂花剛下來,所以每年老師傅這個時候都會做一批桂花鴨,今年張桂芳好不容易才搶到了一隻。
話說,,換源app, 版。】
不得不說老師傅手藝真不錯,桂花鴨那叫一個絕,外焦裡嫩、肉質肥而不膩。
另外還殺了只雞,做了芋頭燒雞,炸了藕餅,爆炒了前幾天摸回來的田螺,燉了他捉回來養在太平缸裡的魚,另外還有……
看著桌上一堆美食,趙文卓忍不住從櫥櫃下方拿出了他去年泡好的桂花酒對著一家人說:“嚐嚐我去年泡的桂花酒,泡了一年了,桂花的味道完全融入到酒裡面了,口感綿密,一點兒也不刺激。”
開啟桂花酒,倒在杯子裡,發現果然如說的那樣。
桂花酒是那種淺淺的琥珀色,伴有桂花的清澹馨香,張桂芳忍不住嚐了一口,口感醇厚綿柔,回味悠長,不情願地誇讚:“還不錯,配得上我今天這一桌好菜。”
“那當然,也不看是誰泡的。”趙文卓得意洋洋,不過他也知道見好就收,真得罪了張桂芳以後就有的受,然後一邊扭頭夾菜,送入張桂芳碗裡,一邊還招呼著孩子。“快吃!今天你媽做的菜味道都特別好。”
聽到這話,底下的孩子暗戳戳的笑著,為趙文卓的“識趣”。
“笑什麼笑?快吃,那麼多好東西,還堵不上你們的嘴。”趙文卓有些惱怒成羞。
見他真的有些急了,底下的孩子趕緊滿頭扒拉著飯,裝著一副我什麼都沒有看見的模樣。
不過今天的飯菜確實好吃,張宇吃的心滿意足。桂花鴨外焦裡嫩自然是不用說了,芋頭燒雞,芋頭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