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第1/2 頁)
馬老五、崔佛手和陳蓮花見狀,只能點頭答應。
這其實是一件很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並非特指崔佛手他們這些江湖人士以及秦海這位巡城司的典尉官,
同時也指的是城外的燕軍。
在輕而易舉地擊潰了楚軍後,燕軍並未快速地入城,只是進行了順勢奪門。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
就算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戰場雛兒做燕軍主帥,也應該明白乘勝追擊的道理。
都已經打到敵國國都門口了,
敵國君臣除非腦子進水了,
否則絕不會在自己都城門口再來玩什麼詐敗的戲碼。
相當於底褲都當掉了,你還在這兒裝什麼翩翩公子呢?
但燕軍卻在此時保持著一種極強的剋制,
面對這座近乎完全向他們敞開的都城,
這些如狼似虎的燕地甲士們,只能幹瞪著眼,不住地咽著唾沫,但就是不能進去。
這是一種煎熬,一種真正的煎熬。
而城內的楚國軍民,面對著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卻還要繼續等待,這,其實也是一種煎熬。
大家都在煎熬著,
甚至巴不得這一刀能夠利索點,再利索點!
可偏偏持刀的那位,
卻一直沒有下達進城的命令。
皇城內外,這麼多士卒,這麼多百姓,只能因為那個人的意志而幹著急。
……
靖南王沒有下令進城,哪怕城門已經在手。
他騎著貔貅,來到自己的中軍面前。
伐楚大軍,是由靖南王做主帥;
但世人皆知,靖南軍,才是靖南王的真正嫡系,靖南王於十多年前接手這支軍隊,任何一個校尉,都是他親自考核提拔上來的。
而靖南軍中,有一支人數在一萬左右的兵馬,戰時,基本都作為雷打不動的距離靖南王旗幟最近的那一支軍隊。
靖南軍中都以能夠進入那裡為榮,雖然,他們每次都是衝鋒在前,死傷也最大,但他們在衝鋒時,距離他們的王爺,是最近的。
靖南王的目光,掃過前方騎士。
「家有妻兒者,出列!」
有士卒策馬出列。
「家中獨子者,出列!」
有士卒策馬出列。
「父子俱在軍中者,子出列;兄弟同在軍中者,弟出列。
凡出列者留守城外,
凡未出列者上馬聽吾號,隨本王,入城!」
最後,
總計三千騎士得以跟隨靖南王入城。
其餘騎士,都想去,只要是能陪著他們的王爺一起,他們死都願意。
但奈何靖南軍最重軍紀軍律,所以那種哭天搶地我也要一起去的場景在這裡,沒有出現。
田無鏡騎著貔貅,
手腕,
向前輕輕一揮,
三千騎士列陣,開始沖入城門。
耽擱許久的燕軍入城,
開始了!
……
昭越林終於收攏了一支潰軍,另外,還拉來了一批另一個衙門的兵丁。
而這一批屬於郢都的江湖人士,在這段時間,也沒閒著。
熱血褪去,偷偷跑掉了兩三百人,嗯,這是沒辦法的事兒,但大部分,還留著,且將附近街面上的門板給拆卸下來,打算做臨時所用的盾牌。
後方的衙役和兵丁則拿出了一些弓弩,
不管怎麼樣,
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反攻隊伍,在燕人刻意遲緩沒有第一時間沖入城的前提下,還是成型了。
昭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