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意如斯(第1/2 頁)
密雲距京城約一百五十里,徒步需三日行程,陳銘與鄭爍乘坐馬車僅用兩日便抵達。
儘管顛簸得全身痠痛,陳銘卻未發一言,一是不願讓鄭爍輕視,二是內心對鄭家小姐的召喚懷有期待。
很快來到密雲縣城,這裡沒有萬盛樓,只有一間萬盛商號,鄭子菲與芝蘭便在商號的後院。
後院的客廳中,一名男子正畢恭畢敬地站在鄭子菲面前稟告事務。
男子略顯臃腫,圓臉,年齡難以判斷,從聲音推測,大約二十多歲。
鄭子菲和芝蘭不再男裝打扮,恢復了女子裝扮,看起來在密雲比在大王莊更自然。
站立的男子裝扮與萬盛樓的掌櫃相似,應該是萬盛商號在密雲的主管。
“姐姐安好!”
陳銘整理衣衫,穩住心神,向鄭子菲行禮問候,隨後也對另外兩人分別致意。
主僕三人見狀,男子鞠躬回禮,芝蘭掩嘴輕笑,出去準備茶水,鄭小姐則面帶微紅地回禮。
“銘公子不是外人,鄭煥,你繼續稟報吧。”
鄭子菲轉向低頭稟報的鄭煥,吩咐道,展現出家主的風範,與剛才的少女模樣截然不同。
“遵命,小姐……”
鄭煥詳細地報告起來。
正如陳銘所料,原來這位小胖子鄭煥確是鄭家商號在密雲的主管。與昌平州不同,鄭家在密雲並未開設酒樓,而是經營著一家冶鐵工坊。
薊鎮作為明朝九大重鎮之一,對鐵器和鐵料的需求巨大。
有需求就有供應和生產,鄭家憑藉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在此設立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冶鐵工坊。
隨著需求增長,產能不斷擴大,原有的工坊面臨一個瓶頸問題——水源!
冶鐵工坊需水量頗大,鍊鐵鍊鋼都是用水大戶。
後世每煉一噸鋼需用四到八噸水,明朝的技術比不上後世,用水量更大。
一座億噸級別的鋼鐵廠消耗的水源,遠超同等規模釀酒廠的千倍。儘管密雲和昌平區域河網密佈,水系豐富,但並非每一寸土地都能取水方便,而這個工坊偏偏坐落在距離潮白河十里之外的地方,取水之難可想而知。雖有幾口井,但面對工廠龐大的生產需求,這些井水無異於杯水車薪。更糟的是,今年遭受嚴重乾旱,工坊僅有的幾口井水量日益減少。今年訂單激增,鐵料和鐵器的需求比歷年都要高,但現世的生產能力遠不能滿足,即便工坊全力以赴,也無法迅速完成交付。兵部、薊鎮、各衛所的催促猶如雪上加霜,上個月工部也派人下了訂單……鄭爍不敢有絲毫怠慢,若是尋常商家,拖延一下或許還能應付,但這些是官方訂單,一旦拒絕或延誤,鄭家在官府的生意也將化為烏有。鄭煥為此焦慮不已,口舌生瘡,最終十萬火急地向東家小姐彙報此事。鄭家家規森嚴,鄭爍彙報完畢,臉上已是漲紅,滿是愧疚。鄭子菲聽後,神情淡定,彷彿早已成竹在胸,只是輕輕瞥了陳銘一眼。“咳咳,鄭場主不必憂慮,總會有解決之道。”陳銘寬慰道。“陳公子可能不清楚,兵部、薊鎮和工部每日催促,小的實在是壓力山大啊!”鄭爍急切地回應。陳銘沉思片刻,提議:“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何不一起去工坊看看?”眾人皆是行動派,立刻動身。小姐和僕人乘車,陳銘與鄭煥騎馬,一同來到城郊的工坊。這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鐵器製造工坊,金屬撞擊的聲音此起彼伏。工坊內熱浪滾滾,令人熾熱難耐,許多赤膊的工人或是揮錘鍛打,或是奮力鼓風,或是搬運物料……一片繁忙景象!然而,仔細觀察,一切井然有序,忙碌而不紊亂。一行人在工坊內四處巡查,不時有空閒的工匠和僱工向鄭爍行禮問好……陳銘邊走邊思考,他在估算工坊的用水量和取水策略。這個工坊不小,擁有四個“大煉爐”,每個能鍊鐵八萬斤,合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