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關於唐代詩人張巡》(第1/1 頁)
【讀詩】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211、《關於唐代詩人張巡》
作者:顧雪林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讀大學時,曾讀了武漢大學選編的《新選唐詩三百首》,其中,只選了張巡的一首詩《守睢陽作》。很為張巡決死抵抗叛軍安祿山,堅守睢陽的事蹟而感動。每每再次讀這本詩選,我都要把張巡的這首詩很仔細的讀幾遍,想象著:張巡在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堅守雍丘、睢陽二孤城近兩年,前後交戰四百餘次,最後城破被俘就義!
《守睢陽作》
唐·張巡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張巡是唐朝著名將領,安史之亂時期的著名英雄,史稱張中丞、尪公,祖籍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生於鄧州南陽(今河南鄧州NY市彭橋鎮北張)。唐玄宗開元末年(公元741年),中進士,初仕太子通事舍人,後出任清河(今河北清河)縣令,其任內治績優良,期滿召回長安。值楊國忠當權,因拒附權貴,調授真源(今河南鹿邑)縣令。
天寶十五年(公元755年),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抵抗安史之亂的燕軍。至德二載(公元757年),移守睢陽(今河南商丘),與太守許遠以數千兵力,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苦守雍丘、睢陽二孤城近兩年,前後交戰四百餘次,重創叛軍,沮遏賊勢,以蔽江淮而全東南。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城破,被俘後罵賊赴義。
唐肅宗追贈揚州大都督,封鄧國公。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繪張巡畫像置於凌煙閣。至明清時,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享皇家祭祀。
據說,張巡很有文學修養,《舊唐書》說他“兄弟皆以文行知名。”可惜因為戰亂,他的作品絕大部分失散。僅《全唐詩》錄存其詩二首,都是守睢陽時所作。《守睢陽作》是其中一首,詩中表現的那種堅毅不屈的戰鬥精神,在唐詩中是罕見的。
(2024年6月22日晨9: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