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第1/2 頁)
這兩家人都紛紛喊冤,他們跟邊關鄭家已經分開六七十年, 鄭良和鄭夫人早就死了四十多年了,互相之間, 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才會送點可有可無的薄禮,至於鄭家軍在邊關是如何抗敵的,他們在京城又怎麼能清楚?
當然了,身為同族,他們也知道邊關失守, 主要是責任還在楊太師,為了爭權把手伸得太長,派了個庸官過去,這才將形勢搞得一塌胡塗。
這兩個鄭家,都有在朝作官的,兒女婚嫁,都是高門貴族,姻親不少,因此也有驚地險,象徵性地罰俸三年就算過去了。
但朝中大事可以打馬虎眼,即將南下的北蠻軍卻沒法掩耳盜鈴當不存在。
上至皇族顯貴,下至富商平民,都想著要往南逃。
據說那北蠻軍擅長馬戰,不通水性,因此南江天塹,肯定一定篤定能將北蠻軍給阻在對岸。
因此,趁著北蠻軍還沒圍城,就得收拾細軟逃啊!
皇帝坐上皇位的時候就一把年紀了,真正享受一言九鼎的快活也不過十年,要擱著太平無事的時候,那肯定怎麼也得幹到七老八十再想傳位的事兒。
但現在五十來歲的皇帝就立馬感覺到了力不從心,頭暈眼花,記憶衰退外帶腰痠背痛腿抽筋……火速地傳位給了三十出頭的太子。
太子也作難呀!
這特麼的是人幹的事嗎?
他是想繼承皇位沒錯,可眼瞅著這北蠻軍就要打過來了,老頭子把這燙手的山芋就交他手裡,他是逃啊還是逃啊還是逃啊?
算了不管了,史書上留罵名總比丟了命強吧?
據說那北蠻軍每攻下一城就縱容士兵們燒殺劫掠,繁華的城市,轉眼就能變成一座死城。
這麼恐怖,誰頂得住呀!
於是新任皇帝打了個去南邊祭祖的名頭,帶著金銀財寶,兒女後宮,以及三萬禁軍,浩浩蕩蕩奔了南方!
京城裡的貴族官員們也紛紛跟進,南逃的車隊把官道都給堵了好幾回。
那平民百姓們能想辦法逃的都逃了,只有無處可逃沒能耐的老弱病殘縮在家裡等死。
北蠻軍一路南下,南朝軍戰力的脆弱,收穫之豐富,已經超過了他們貧瘠的想像。
這才只是南朝二三等的城池,就富庶成這樣,那到了京師,豈不更是花花世界,任他們宰割?
等聽到南朝皇帝帶著后妃大臣們不戰而逃,京城只剩下了八千老弱病殘軍士駐守時,好幾個北蠻首領都差點笑得從馬上掉下來。
這般無用,他們閉著眼睛都能打下來呀!
不過,當北蠻大軍真的圍困了京城之後,這才發現,事情還真不是想的那麼簡單的。
京城的皇帝沒用,可架不住京城是三朝古都,一代代的加強防禦,這城牆堅固高聳,護城河河面寬闊,河水幽深,橋早就被收起來了,他們北蠻的戰馬再猛,也沒法衝過去呀!
行吧,那就抓南朝的俘虜去打前鋒填人命吧……
說不準瞧著這死傷慘重,能嚇破了守城老頭的苦膽呢?
京城裡空了大半,但凡有點能耐的都跑了。
但名義上,還得有負責守城的將領。
這位老將年過六十,平時都是坐冷板凳的,這回守城的差事,人人推託,只有他站了出來,準備跟京師共存亡。
北蠻軍這趟攻城,準備不足,又低估了老將的謀略,居然損兵折將,無功而退。
不過讓他們放棄這塊肥美的大排骨,北蠻軍又決計不肯。
這時先前投降的那位大泰元帥就獻上一計,京城中守備空虛,糧草不足,只要圍困上幾個月,那就不戰自敗了。
於是北蠻軍就把京城給圍了。
但圍了京城,雙方僵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