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2/2 頁)
人的後果,剛才入夜時在南京一度產生悔意的王同山,不知為什麼竟然又縮回了他想邁進勞改農場裡的腳步。就在這時候,農場崗樓上那盞巨大的探望燈,忽然把刺目的燈光轉向了王同山所在的小路上。幸好他手疾眼快,一閃身,便躲進了路旁那些濃密的樹叢裡去了。
天明破曉前,王同山來到了距小茅山農場五里路的一個村子。這個小村子對於他來說當然非常熟悉,幾年前他在剛來小茅山改造的時候,曾隨勞改大隊到這小村裡割過稻子。因此當王同山放棄了自首的打算之後,他想到如果再連夜返回南京肯定是凶多吉少,於是他便想就近尋找一個可供藏身的地方,只要他躲過了風頭,最好還是繼續向上海一帶潛逃為宜。
好在他那時的衣袋裡有錢,在武漢和南京時掏包得到的現鈔現在還沒有花盡。於是王同山便找到一個住在村邊的窮困村民,以外地打工者暫時在此借宿為由,希望寄存數日。村民當然欣然接納,因為王同山出價每天生活費五塊錢,這在當時的農村,日進五塊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在最初的幾天裡,王同山在這戶村民家裡受到了款待,每餐甚至可以見到雞蛋和肉類。王同山發現住在這裡既安全又舒服,甚至強似在南京和武漢的生活。因為那些地方畢竟會遇上手拿協查通報的警察。而在這裡雖然距小茅山農場僅僅五里路,但王同山心裡十分清楚這樣的道理:越是距危險最近的地方,越是安全的地方。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