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或許,這也是長生(第1/2 頁)
時間匆匆從指尖流過,五年又去,對面打鐵鋪多了三道陌生的人影,仔細一瞧,原來是踏上遠途的人歸來了,帶著妻兒。
老頭躺在躺椅上,摸著娃的腦袋說起他年輕的時候仗劍走天涯,孩子的眼神充滿嚮往,他的眼裡滿是懷念。
兩年後,老人走了。
那一家三口在鐵匠鋪住了下來,孩子在跟父親學打鐵,母親在做飯。
林月離開了鋪子,一個月後換了身份又回來,再過十年,那孩子長大了,離開了家,和他的父親當年一樣踏上遠途,孩子父母近四十歲了,每日做完活便在鐵匠鋪,喝茶聊天,看著鋪門口發呆。
隔壁的隔壁那糕點鋪老闆娘死了,一把年紀,聽說死狀悽慘,臟器外露,官府派人調查,在後院槐樹下發現大量白骨,聽說還有小孩的繡花鞋。
封查了幾個月,情況到底怎樣不知道,不過後來有個三十多的江湖女子搬了進去,繼續開著糕點鋪。
在這十年內,還是沒人能解開那地圖,林月易了容,臉廓深邃許多,手也有了歲月留痕。
隔壁的店鋪換了人,收保護費的也換了人,林月出了趟縣城也換了個身份回來繼續開鋪子。
也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說普寧縣有條街,街尾有間藥鋪,藥鋪裡有位神秘的老闆,老闆出了一道難題,誰要是答解出了這題老闆便將畢生所學傳授予他,十多年了題沒變,圖也沒變。
其中,或許藏了不為人知的秘密?
於是,林月的店鋪漸多了人,血氣方剛的,好奇的年輕人也來了。
這裡似乎成了打卡地,林月的地圖從拿手裡到掛牆上,裝裱起來,幾個人搬個小板凳圍在地圖前沉思、討論,兩個月沒研究出來便去其他店鋪當夥計。
有的還研究入魔,不肯走,被林月趕了出來。
偶聞外面有位大師開了個考前培訓班,拿著地圖的臨摹版指點風水,分析走向,對比不同,雖然沒解出來,但為考生們提供了不少解題思路。
就算最後做不出來還能說幾句,猜個答案給老闆留個印象,萬一中了呢。
再過六年,林月某日簽到時年齡忽然從99跳到了100,兩位數變成了三位數,她不禁晃了下神,猛然發覺,時間竟然過了這麼久,腦海中那些人的音容面貌似乎永遠活在昨日裡,又有點模糊。
往事憶起,思緒良多,從那個遙遠的大山頭鎮到京城再到普寧縣,陳大夫、林家爺奶、蘇氏、吳恙、宋季青、老黃,毛驢……百年匆匆,他們不過一抔黃土。
對面的打鐵鋪裡,那對老夫妻在忙活,一個在打鐵,一個在縫衣裳,皺紋爬上了臉,黑髮沾染了白,再過個幾年他們的孩子就回來了,接替他們的工作繼續打鐵。
從那老頭到他們,再到遠途的人,他們來了又走,走了又回來,回來又走了,一代又一代,延綿不息。
或許,這也是長生。
林月提筆將歸無功法寫下,歸無歸無,歸於虛無,從有我到無我,若是逆著來,會不會是長生呢?
筆尖懸於白紙之上,久久未動,坐於桌前的那道身影雙目出神,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忽的那筆尖微顫,浸了墨,於宣紙走筆留下道道墨痕。
桌上的茶涼,筆停了,擱筆,她拿起那十幾頁紙從頭看了起來。
沉吟片刻,放棄,就叫回春功。
大致輪廓如此尚未完善,剩下的便用歲月補齊。
春夏交替,眨眼間五年過去。
林月早已完善回春功法,也親自實踐過,但她的生機蓬勃,容貌一直定格在十八無法體驗到實際成效。
也只能招個夥計試試。
但放了二十幾年的題還沒有一人能解開,那神棍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