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立後(第2/4 頁)
覺秦可卿的苦衷,後悔自己未能給予她更多的關愛與支援。
寶玉的心中充滿了悲痛與惋惜,他知道,這份遺書將成為他與秦可卿之間永恆的回憶。他將這份遺書珍藏在心,仔細思考著自己該怎麼做。
寶玉在深思熟慮後,決定親自將賈珍遇害的事情告知賈蓉。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需要賈蓉的意見來處理忠順王爺的後續事宜。於是,他奮筆疾書,給賈蓉寫了一封信,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寫了出來,讓信使立刻帶著去找賈蓉了。
數日之後,寶玉收到了賈蓉的回信。賈蓉出乎寶玉意料地表現得十分淡定,他在信中寫道:“此事既然已經發生,便無法挽回。忠順王爺如何處理,便由聖上你做主吧,我不過問。”
寶玉看到這裡,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心中想道:“蓉兒似乎對此事並不驚訝,難道他早已知曉?”
賈蓉彷彿知道聖上寶玉會有此疑惑,接著寫道:“實不相瞞,我早已知道父親謀害秦可卿的事情早晚會被發現。他一心追求權力,卻忘了人心的複雜與險惡。如今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他咎由自取。”
寶玉看到這裡,心中一陣感慨。他沒想到賈蓉竟然早已看透這一切,心中不禁對他刮目相看。寶玉欣慰地想道:“蓉兒,你能如此明理,實乃我賈府之幸。既然你如此說,那我便依你之言,全權處理此事。”
寶玉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為賈珍平反昭雪,還他生前一個清白。他認為,賈珍雖然有過失,但已然斃命,雖說是罪有應得,但他卻是賈府的一員,應當得到應有的尊重與待遇。於是,寶玉決定將賈珍的爵位讓給賈蓉承襲,以示對賈珍的紀念和對賈蓉的認可。
同時,寶玉也決定對忠順王爺進行一定的懲罰,以儆效尤。他罰忠順王爺兩年的俸祿,並責令其將這筆款項用於為賈珍辦喪事,以表達對其過錯的悔悟和對賈珍的哀悼。
寶玉的這一決定得到了賈府上下的支援與認可。大家認為,這樣做既能夠維護賈府的尊嚴與榮譽,又能夠體現寶玉的公正與仁愛。賈蓉在得知這一訊息後,也是感激涕零,表示一定會好好繼承賈珍的爵位,為賈府的未來貢獻力量。
忠順王爺雖然受到了處罰,但依然感激涕零。他本以為自己的過錯已經無可挽回,寶玉必定會讓他償命為懲罰,來彌補自己的過失。哪想到聖上寶玉會法外開恩,因此,忠順王爺親自前往賈府,為賈珍送行,表達了自己的哀思與悔意。
就這樣,賈珍的喪事在寶玉的主持下得以妥善辦理,賈府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和諧。而寶玉的這一舉動,也成為了賈府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傳頌至今。
自聖上寶玉親政以來,其表現卓越非凡,令太上皇倍感欣慰。聖上對內鞏固皇權,以智勇雙全之姿,使得朝中大臣盡皆俯首帖耳,各地藩王亦不敢再有絲毫異心。皇權之穩固,猶如泰山之安,百官朝賀,四方來朝,共慶盛世。
對外,聖上更是英明果斷,鞏固邊防,使得原本為患北部邊疆的北蠻,如今也心生敬畏,不敢再與中原為敵。邊疆安寧,百姓安居,國泰民安,皆因聖上之功。
因此,太上皇每日飲酒作樂,心情暢快,再也無需過問政事。他深知聖上寶玉已能獨當一面,處理國家大事遊刃有餘。太上皇對聖上寶玉的滿意之情溢於言表,每每提及,皆是讚不絕口。如此盛世,皆因有聖上寶玉之英明領導,實為天下百姓之福。
近日,朝中卻又生波瀾。諸多朝臣紛紛登門拜訪太上皇,言辭懇切,皆為同一事而來——勸聖上寶玉向內閣首輔張正求婚,娶其小女張嫣為後。
朝臣們深知聖上寶玉自親政以來,政績斐然,然子嗣之事卻始終未有動靜。他們擔憂若長此以往,皇脈恐有斷絕之虞。而張正之女張嫣,才貌雙全,賢良淑德,乃皇室良配。若寶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