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是,皇后娘娘,確有此事。但小人當時覺得蕭貴妃並非後宮正宮,並沒有增減內務府給各宮用度的權力,便沒有應允。」
「既然是這樣,」皇后一顰一笑投著獨屬於大家閨秀的那種溫良恭儉,五官端正算是秀美卻也不突出。
「本宮就讓貴妃代為打理罷。」
裕嬪卻不樂意了,捻著青色手帕起身作禮道:「皇后娘娘,貴妃娘娘,妾認為此舉不妥,什麼人該管什麼事都是祖祖輩輩定好了的,斷不能因為今日如此便改變的,所以內務府的事兒,還是勞皇后娘娘費心為好。」
坐在二人中間的葉嬪大著個肚子不方便插話勸說,只拿了身邊的酸杏幹吃了兩口不說話。
裕嬪不是個好交道的妃子,她家父親是連州的梁國公,樺國為數不多的一位一等國公。
當初先帝在位時鬧饑荒,還是她家祖輩拿出家庫裡存糧補貼國家。其家中人口多為樺國效力,致力於糧產農林,造福連州百姓。
裕嬪名為梁柯怡,國公府嫡女。翠竹繡紋藍綢衣裙,長眉冷艷,傲顏渾然天成,明眸皓齒間,多幾分桀驁不馴的氣息。
蕭貴妃不緊不慢道:「我心底一番好意,可裕嬪的意思反是我在眾姐妹面前要越俎代庖,逾矩越權,對皇后娘娘不敬不成?」
裕嬪一雙凌麗的眼裡滿是不屑,白了眼前這矯揉造作的人兒一眼,便落了座:「貴妃誤會,妾可不敢。」
文妃素雅一身米白綢面繡梅衣衫,普通髮髻上左別了珍珠寶石蓮花簪,右插單支嵌瑪瑙點翠流蘇。
她位份是高的,可卻不敢言語,怕惹是非,標緻的方臉上常常掛著一抹討好的微笑。此刻也不得不帶著這抹假笑勸說:「二位姐妹,依我看,裕嬪這話說的自然是對的,貴妃也別多想,不過是規矩話,交給胡尚宮是一樣的管,一樣的可以處置的。」
皇后聽聞此言,順水推舟道:「那便還是交由本宮處理罷,裕嬪妹妹且放下心,不會累著本宮的。貴妃也言重,相信裕嬪話裡並非此意。」
言畢讓胡尚宮端上來一長託盤,內呈了兩個方正的紅木盒子,刻紋精緻。
「這是本宮從嫁妝箱子裡拿出來的一隻如意鎖和一對翡翠玉鐲。」將兩隻盒子開啟後,讓胡尚宮放在了葉嬪身旁的桌子上,「葉嬪,就當本宮對你肚裡孩子的一片心意,不必起身謝禮。」
葉七七本就在懷孕的日子裡擔驚受怕,如此明目張膽的袒護賞賜更是讓她惶恐不安,「妾多謝皇后娘娘恩典。」
葉嬪多穿櫻粉衣衫,今日穿的是件淡粉色紋木蘭花緞裳,溫柔可愛的墮馬髻,俏皮的別了一對兒簇石榴寶石點翠簪,小家碧玉,五官清秀並不惹眼,但如今在眾嬪妃中算得上是年輕貌美。
貴妃也隨即送出來一對鑲金珍珠耳墜,文妃則一套雲錦布匹,裕嬪送了好些個名貴滋補養身的藥材。
柳貴人清雅,「姐姐不要嫌棄妾的禮薄,文房四寶想來將來孩子或許用的上。」是一套上好的筆墨紙硯。
宋貴人和韓貴人一同送出一對青釉插花瓷瓶,冷貴人則送了些她親手縫製的小兒衣物。
葉嬪讓女官秀蓮和官人們將這些東西拿了下去,起身作禮道:「多謝諸位好意,妾在此謝過各位贈禮了。」
皇后道:「葉嬪身子不便快坐罷。蕭貴妃,我們六宮的重任現已不是延綿子嗣,人到中年萬事休,但皇子的功課和公主的婚事可要嚴苛對待。」說罷又轉首看向一旁文妃,「對吧,文妃。」
蕭貴妃先回了話:「皇后娘娘言之有理,六皇子沈良最近功課進步很多,十五歲,還有三年便是加冠,皇后娘娘不必擔心。」
皇后點了點頭,又問:「那大公主沈楚的婚事如何?陛下前幾日同本宮說過,公主的使命不只是普通兒女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