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捉襟見肘(第1/2 頁)
鍋邊糊,是閩南和閩東地區的特色小吃。
有傳是當年戚家軍抗倭時,沿海百姓感念戚家軍恩德,不忍其捱餓,做出來的一種小吃。
其食材多種多樣,可用蝦仁、蟶、花蛤,乃至於豬下水等等。
一般配著油條食用,屬於早點佳品。
朱怡炅此時便在這王宮裡,一手舀著湯匙,一手就著油條。別說,味道確實不錯。
這早飯,卻是吳阿蘭做的。
吃了幾口,朱怡炅這才看向眼前之人:“你剛剛說,我們的糧食不多了?”
那人抬起頭來,卻看到今日的朱大王既未著盔甲,也未穿龍袍。只一身輕便勁裝,兩隻胳膊外露,唯在衣領處繡有金絲龍頭,以顯不同。
雖看起來頗為簡單,但或許是先入為主的錯覺,這人只覺得眼前的朱大王,威嚴越發深重了。
只是看了一眼,這人便低下了頭,拱手應道:“回稟大王,確實如此。原來應是夠的,但之前被杜國公支取了一半。眼下又新增不少軍需口糧,餘下存糧,恐怕支撐不到七月底了。”
到不了七月底,現在已經六月底了,那就是不到一個月了。
糧食耗的這麼快嗎?
現在朱怡炅動用的糧食,基本都是府城太倉裡的存糧。
其中,還有之前官府從百姓身上搜刮,以及貪墨的民脂民膏。
這些加起來,看似極多,供養原來的大軍,倒是勉強足夠。
可問題是,先前朱怡炅為免衝突和損耗,將杜君英部驅離府城。作為條件,除卻官職封賜以外,還被其帶走了府城近半的糧草,以為軍資。
如今,又驟然擴軍兩萬,還都是正兵。且,不能說頓頓有肉,但也每日有著油水,飯食更是管飽。
如此巨量消耗下,饒是府庫糧食再多,也撐不了多久。
捉襟見肘,也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地方上的賦稅,清制,朝廷賦稅分兩季來收,分別為夏糧和秋糧。
其他時節糧食都沒熟,也收不上來。
夏糧,自五月十五起收,至七月底收完,秋糧為十月初一開徵,到十二月底收完。
也就是說,去年的秋糧已經收過了,除卻府城儲備,剩下的都已運抵閩省,由福建方面轉運京師。
現在他們吃的,有部分便是去年徵的秋糧。
而夏糧,就更不用提了。
剛到收糧的時間,府城就落在朱大王了手裡。
這還收個屁?
下面的鄉間小吏收沒收不清楚,就算收了,那也肯定不在他朱大王手上。
嘶……這擴軍擴的,竟忽略了糧食這般嚴重的問題。
可不擴軍又是不可能的。
朱怡炅問:“你既來稟報此事,是否已有方略?”
那人聽罷,臉色一振:“回大王的話,卑職以為,眼下咱們既然糧食不夠,那何不直接提兵去搶……”
啪……
話沒說完,朱怡炅直接一巴掌打斷了他。
行吧,果然就不該指望這些個武夫們。
都不用說完,朱怡炅就知道這傢伙在憋著什麼壞屁。
無非就是搶糧唄?
這在古代軍隊裡,都算是基操了。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說的就是這幫人。
搶糧,虧這傢伙能想的出來。
這不等於是在砸他朱大王的飯碗嗎?
不論是搶的百姓還是地主士紳,都是如此。前者,你敢搶,人家就敢跑。
搶的多了,整個府城怕是都得給他搶成篩子。
後者,更不必多說,搶完你就基本算是跟這個群體說拜拜了。
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