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等他一夜,到明日天亮再說。你看如何?”眾壯客道:“沒奈何,只得如此吧。”於是眾人重新又向那蘆葦淺處鑽進去,把當中一塊蘆葦推倒踏成平地,大家團團坐下等著。只見半輪明月漸漸東上,照得蘆花如雪,文天祥等趁著月色,從蘆葦縫裡四下張望了一回,忽一個壯客低聲道:“你們看,那邊蘆葦不是在搖動嗎?”眾人急低頭向下張望時,果覺那邊蘆葦有聲,象似有人在那裡的光景。那個壯客又道:“看這光景,一定是有人在那裡行走,但不知是元兵還是他兩人?倒弄得我們叫又不是,不叫又不是,這卻如何是好?”說著,只見那蘆葦一直搖動過來,漸漸近了。有一個壯客看出彷彿是兩個人的光景,便猜到多半是杜滸、金應了,卻想出一個法子來試試看,是不是他兩人,因拾了一塊小石片,向著那邊丟過去。只見那人迴轉身便跑,此時腳步聲大,卻聽出是兩個人的腳聲。文天祥也曉得一定是他兩人了,便高聲叫道:“杜滸、金應,快點回來吧,我們在這裡等著呢!”只聽那邊停了腳步,問道:“前面可是文將軍嗎?”文天祥高聲應道:“正是我。”那杜滸、金應不覺好笑起來,道:“我正道此刻還有元兵在這裡哩。”說著,走出來大家相見了。文天祥忙問道:“你兩個為何到此刻才來?”杜滸道:“我兩個正走之間,背後忽伸出一把撓鉤,把我搭住了。金應走過來正想替我解脫,卻也被搭住了。當時走過五個小卒來,把我兩人捆住,幸虧金應會說話,被他說了一番,只拿了十兩銀子給他,他就放我們回來了,所以弄到這時候。”大家聽說,也是好笑。文天祥也把因為天黑所以大家在這裡等他的話說了一遍,於是大家就在蘆葦裡坐了一夜。次日,走出蘆葦,便向田中走來,向田夫借問了路途,便一直奔向大路來。從此又是早行夜宿,輾轉至高郵,由通州泛海到溫州,投奔二王去了。這且按下慢表。
卻說那真州守將苗再成,自從文天祥去後,得了那兩個心腹裨將的回報,便連忙作函通知李庭芝,且保文天祥的精忠。李庭芝得了這信,才曉得從前錯疑了他,後來見文天祥並沒有來,便把此事也丟開了。這日,民間忽紛紛傳說元人大軍已由臨安旋師,帶著皇上等北歸去了。李庭芝便連忙叫探子四出探聽。過了幾日,探子探得確實,是元軍已經起行了。李庭芝聽說,便連夜移了一角公文向真州,叫苗再成火速興兵來揚州會齊,想半路上去劫迴鑾輿。苗再成接了這角公文,當時調齊了五萬人馬,帶了十員勇將,星夜飛奔揚州而來,一路無話。不日到了揚州,此時李庭芝早已調齊了六萬人馬,帶著十餘員勇將,在城外紮下營寨,專等苗再成來到。當下兩軍相會,李庭芝便大會將校,商議出師。李庭芝先開言道:“今日此舉,乃社稷存亡所關。諸將軍最要緊的是合力同心,不可此疑彼忌,就使平日有睚眥小隙,到今日之下也須以國事為重,不可徒以小忿不能忍,致亂大謀。”兩旁將校聽了,如雷的答應了一聲。只聽李庭芝又說道:“我想瓜州乃賊人必由之路,意欲大軍徑趨瓜州,絕其歸路。不知眾將軍以為然否?”眾將校齊道:“小將唯將軍之命是聽。”苗再成便道:“大軍出征,不可無帥以統之。今日之事,當推李將軍為元帥,眾將軍均不得有異議,李將軍亦不得推辭。”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