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坐而論道(第2/3 頁)
並非人走茶涼,而是朝廷制度丶不可或缺。
人事即政治,司徒之位的確無法空著。
與司馬懿出奇的一致,曹睿的腦中也浮現著董昭的身影。
但想著想著,曹睿卻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問題。三公死後,一定要增補其他人履職嗎?
六部尚書以及九卿都是有實職的,可三公卻沒有。
同樣是三公,王朗丶華歆二人都只是在朝會上露個臉,或者牽頭組織一下修律這種事務。
自漢末以後,三公坐而論道丶在國家政事中並無半分權柄,只不過作為朝中老臣的象徵,坐鎮朝中罷了。
若是藉著這個機會,讓三公死一個少一個呢?
曹睿只是這樣想著,卻並未與任何人說起。
直到第二天,侍中辛毗從長安出發丶抵達了漢中的沔陽城。
寒暄了數句,又細細問過了關中各處的情況後,曹睿將心中所想之事,與辛毗說了一二。
侍中是內臣,辦公地點也在宮內,與外臣並不相同,在這個時代更像是皇帝的私臣。
因而曹睿與辛毗溝通的時候,也沒有半分顧慮。
辛毗捋須不言,想了許久,方才拱手言道:「陛下,臣以為三公還是要有的,不應缺員。」
「為何?」曹睿追問。
辛毗從容答道:「朝中不能只留做事的人丶也應該留著不做事的職位。」
「三公雖然並無瑣事庶務,但國家每臨疑難之時,卻可以藉助三公的持重來穩定朝局。」
辛毗淡定的看著皇帝:「位高而權不重,並非一件壞事。」
「辛卿說得極是!」曹睿失笑道:「若以辛卿來看,這個司徒該讓誰來做?」
辛毗答道:「陛下在黃初七年,不是將驃騎將軍陳群調到荊州去了嗎?也是該讓他回來了。」
曹睿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
漢中乃是盆地,自東向西最遠不過兩百餘裡。
但大軍進駐,要做的事情千頭萬緒,並非僅僅攻略幾個城池可比的。
除了成固的兩千蜀軍尚且未降,漢中的陽平關丶沔陽丶南鄭三座城池,歸降的蜀軍就有足足八千人之多。
漢中距離上一次魏蜀大戰已有九年,漢中的百姓也恢復到了一萬四千戶,約五萬人的數量。
一方面,雖說昔日曹操從漢中遷民八萬人,卻只是遷走漢水以北丶陽平關與褒斜道之間丶這塊漢中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
另一方面,劉備後來又從蜀中遷來數千戶,將漢中的人口數量又恢復了上來,能夠頂得上秦州三分之一的人口了。
而且,諸葛亮從隴右遷到漢中的百姓,還沒被算在內。
昔日在赤亭時,諸葛亮就曾經拿在冀縣被遷走的姜氏族人丶欲讓姜維回答幾個窺探人心的問題。
當日姜維拒絕的極為乾脆,今日姜維在漢中丶終於尋到數十名族中之人。
如以往一般,曹睿自然是住在了沔陽城中丶原來諸葛亮的相府內。
曹真從外緩步走入,行了一禮:「拜見陛下,聽聞陛下有事尋臣?」
「大將軍且坐。」曹睿指了指身側的空位:「朕今日找大將軍,正是要聊一聊漢中戰後守備之事。」
「今日已是二十七日,大將軍來漢中丶也有大半個月了吧?除了成固一城,其餘各地盡皆歸於大魏,這件事也是該提上日程了。」
曹真道了句謝後,大馬金刀的坐在席上,回應道:「若陛下不與臣說,臣也要與陛下說此事。」
「下辨丶武興丶漢中一線,未免太單薄了些。臣欲建議陛下,在武興翻修一座關城,以此扼守武興通往秦州與漢中之路。」
「在武興修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