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4/5 頁)
黃海明派人下去通知大部隊上來。
不久,哥洛翰帶著部隊上來了。
黃海明和哥洛翰商議了一下,仍然是按照剛才地序列行動,主力距離突擊隊300米跟進。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更何況是在夜間。
祁連山山勢陡峭,山上岩石風化嚴重,要想不發出聲響下山,及其困難。
黃海明帶著飛虎軍,小心翼翼的向下移動,1500米的距離,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了鷹嘴關附近。
經過仔細觀察,黃海明發現,吐蕃人大部分駐紮在山谷的另一側,山谷之間用一道繩索橋相連。
繩索橋就是用十幾根粗大的繩子連線兩端,在上面鋪上木板,兩側用繩索拉上護欄,構成簡易的橋樑。
山谷的這一側,有幾間房屋,旁邊還支著十幾頂帳篷,這些帳篷裡應該是臨時來的援軍。
黃海明判斷了一下形勢,在山谷的這一側,按照一頂帳篷十個人計算,大約有160人,加上房間裡的,算他50人,這一側大概有200名吐蕃守軍。
問題的關鍵在於,戰鬥打響以後,山谷對面的吐蕃人一旦切斷了繩索橋,唐軍對他們就再也無可奈何。
對面的吐蕃人,仍然能夠牢牢地控制住鷹嘴關,大軍仍然無法通行。
黃海明決定親自率領30名隊員,迅速衝過繩索橋,佔領對面的橋頭,在橋的這一側,留下20名隊員防守,防止吐蕃人破壞繩索橋。
黃海明決定等第一團地突擊隊上來,立即展開行動。
黃海明派人通知後續部隊迅速跟進,他帶著飛虎軍的隊員們,朝著繩索橋快速移動。
就在這時,吐蕃人發現了他們,大聲喊叫了起來。
黃海明帶著飛虎軍的隊員們,直接穿過吐蕃人的帳篷,不顧一切的撲向繩索橋。
聽到了報警的聲音,吐蕃人騷亂起來,他們胡亂穿上衣服,就鑽出了帳篷。
飛虎軍的隊員們,穿過這一大片帳篷,遇見吐蕃人,順手就是一刀,他們腳下絕不停留,迅速衝到了繩索橋邊。
這時,繩索橋的對面,已經出現了大群的吐蕃人。
第四百四十六章 奪關
黃海明帶著飛虎軍士兵,不顧一切的衝向橋的對面。
吐蕃軍指揮官知道遭到偷襲,但是他看到對方人數不多,一時還沒有判斷清楚敵人的意圖。他喊叫著,指揮已經穿上衣服出來的吐蕃士兵,迎戰前來偷襲的唐軍。
黃海明等人跑在繩索橋上,才發現這座橋搖搖晃晃的,他們根本就站不穩,跑步不行,走起來晃動較小,反而快捷。
黃海明手舉著橫刀,撥打射來地箭矢,腳下快速移動,迅速的接近了對面的橋頭。
當他到達對面的時候,身上已經中了兩箭,好在吐蕃人的箭頭不夠鋒利,他身上的明光鎧防護力又強,他的傷勢不重。
此時,吐蕃人也衝了過來,雙方激戰在一起。
這時,第一團的突擊隊已經和吐蕃人交上手了,第一團的主力也正在迅速向這裡接近。
現在,吐蕃指揮官已經看清楚了形勢,他大聲喊道:“快衝上去,斬斷橋樑!”
大群的吐蕃人,一起朝著橋頭衝來。
黃海明等人死死地守住橋頭,和吐蕃人拼殺。吐蕃人太多了,足有數百人。好在橋頭地勢狹窄,他們施展不開,黃海明等人才勉強能夠守住。
守在橋頭另一側的20名飛虎軍士兵,看到對面情況危急,急忙將橋頭交給第一團突擊隊把守,他們也向著橋的這一端支援。
吐蕃人意識到了危險,他們拼命往上湧,刀槍如林,雙方都死傷慘重。
當其餘的飛虎軍士兵趕來支援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