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第1/2 頁)
1966年,我們機組正在昆明執行任務,為一副總參謀長服務。忽然一個命令下來,就讓我們空機飛長沙,然後,再飛上海。在長沙時,機組沒有下飛機就再次起飛了,一直到達上海,我都不知道我們飛機上的乘客是誰。後來才聽說是一位政治局委員。那次在上海召開的秘密會議的內容,是要把羅瑞卿搞下臺,當機組知道這些資訊的時候,全國上下也都知道了。
在有的人看來,專機飛行員在經濟上一定是個很富有的階層,起碼與其他飛行員比較在生活待遇等方面享有特殊化。尤其是執行國家領導人出訪任務的時候,在外國人的眼裡,中華人民共和國相當於&ldo;空軍一號&rdo;專機的飛行員,肯定是一些很了不起的人物。在國內,一定有專車、高階住宅,高額報酬,應有盡有。其實,他們哪裡知道,就是這些執行國家領導人專機飛行任務的飛行員,回國之後,同其他飛行員一樣,也要鑽到低矮的平房裡,在燒著蜂窩煤的鐵爐子上生火做飯。下雨天,院子裡的雨水會流進房間裡的地面上,一陣風吹來,做飯的鍋裡會增加許多天然&ldo;佐料&rdo;。這裡就是專機師西郊機場院內一排12戶人家的飛行員宿舍,有些與第一、二批女飛行員結為連理的飛行員的家庭就居住在這裡。這種比&ldo;幹打壘&rdo;強不了多少的平房,還是專機師政委領著同志們用從老北京的古城牆上拆下來的大磚蓋起來的,利用這些大磚壘成牆,外邊抹上一層泥土之後,看不出任何一點古文物的氣氛了,就連當時的大禮堂都是義務勞動的成果。
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就是專機飛行員同其他飛行員相比,在政治上、生命上所擔的風險是一般人所想像不到的。&ldo;要奮鬥,就會有犧牲&rdo;,從當飛行員那一天起,已經做好了隨時可能付出生命代價的思想準備。
可是,專機的政治責任與政治影響非同小可,它要求飛行員&ldo;只許成功,不許失敗&rdo;。著名的匹定均中將在我國南方乘坐直升機,因複雜天氣發生特大事故的教訓太慘痛了。
&ldo;九一三&rdo;事件中,專機師為此付出的代價更是無法想像!
第三節 寧撲三次空,不誤一分鐘
專機部隊經過多年的飛行實踐,對部隊在軍事作風和政治工作要求上分別提出了兩個口號:在執行專機任務的行動上提出&ldo;寧撲三次空,不誤一分鐘&rdo;,在思想認識上,對專機任務提出的政治口號是&ldo;要帶著對無產階級司令部首長的階級感情去執行專機任務&rdo;。這兩句口號到&ldo;文化大革命&rdo;後期,已發展到深入人心、融化在血液裡的程度。
&ldo;寧撲三次空,不誤一分鐘&rdo;,是指在機組接到緊急飛行任務的時候,在動作上要聞風而動,雷厲風行,用最快的行動、最短的時間、有條不紊的程式,進入起飛前的最佳狀態,類似殲擊機部隊的&ldo;一等&rdo;戰備。緊急任務中,乘機的首長寧可有三次不按時到達機場或者將任務撤銷,但對機組來說,緊急出動的結果寧可撲空三次,也不能因為機組動作的遲緩而耽誤一分鐘的起飛時間。這是專機部隊根據自己擔負軍事任務性質的不同,在軍事作風上提出的具體要求,也是一個革命軍人在貫徹令行禁止、雷厲風行作風上的具體體現。
常言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然而,對以執行專機任務為己任的空地勤人員來說,應付緊急任務早已成為家常便飯。雖非天天碰到,但在一年之內總會有好幾次緊急任務輪到自己身上。
飛行任務的緊急與否主要是根據任務的準備時間決定的,所謂&ldo;緊急任務&rdo;,就是在機組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接受的飛行任務。通常情況下,專機師按照領受任務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