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彈盡糧絕(第1/2 頁)
隨著司空厲臨危不亂,以一己之力成功唬住梁國三位大器榜高手,率領大軍成功撤退,這一場雙方合計投入兵力近八十萬的百年不遇的大型戰事徹底塵埃落定。
這一仗,從明面上來看,雙方兵力折損都不多,合計不過五萬上下,整體戰損連一成都不到,看似遠未傷筋動骨,但其實雙方大佬都清楚,這一仗,梁國不惜耗費了三成國運,卻依舊讓司空厲逃出生天,同時,梁武帝和曲懷爾的逆天之舉,更是與劍神卓不凡結怨,無異於給自己又樹立一位勁敵。
而楚國方面,不僅將辛苦打下的白象城拱手相讓,司空厲這位大楚軍神更是遭受重創,短期之內無法再為楚王征戰沙場,且強行拔除那朵切斷長生路的紫金蓮花,之後還會受到何種反噬,沒有人敢斷言。
而辛苦修煉兩甲子的觀音宗宗主上官畫屏,經此一役,同樣受傷極重,一身修為幾乎耗盡,只能靠著祖輩蒙蔭和弟子收斂的天地氣機,苟且偷生。
司空厲在白象城強行提境,喝退柳公仰三人後,劇痛攻心之下,竟是暈死過去,好在杜雲奇時刻關注著這位大楚軍神,見其暈倒,立刻在幾位師兄的掩護下,帶著司空厲快速撤離。
當一行人回到鄱陽城時,楚王陳雄親自站在城門外,焦急等候。
看著重傷昏迷,胸口一個破洞還冒著紫金雷電的軍神,陳雄嘆道:“沒想到這一戰,馮靖全竟願意投注如此大的手筆,看來是寡人低估了這位梁武帝,也低估了他身邊那個名叫曲懷爾的謀士了。”
李密先拱手道:“陛下,如今最緊要的,是先救醒軍神。”
陳雄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有沒有司空厲在的大楚鐵騎,戰力可謂天壤之別,若司空厲一直昏迷不醒,單靠一個百里勁,只怕無法擋住梁國鐵騎揮師北上。對著身邊御醫下旨道:“爾等務必救醒軍神,若是做不到,自己提頭來見吧!”
而在梁國慶陽城中,第一時間得到前線戰報的馮靖全怒不可遏,雖說隨著李劍大軍趕到,白象城在內的雍州三城重新落回梁國手中,但此役不禁耗費三成國運,為的就是能將司空厲這個賊子徹底剷除,可即便梁國手段盡出,三十四位天人落入凡間,加上三位大器榜高手,和整整四十萬大軍,仍是讓司空厲逃出生天,這讓馮靖全如何不惱。
強壓住心中怒氣,看向一旁的曲懷爾,嘆道:“帝師,難道當真天要亡我大梁?如此佈局,仍是讓司空厲逃了,且此戰並未斬殺多少楚軍,我大梁後續如何再戰?”
自知有罪的曲懷爾直視著梁武帝的雙眼,嘆道:“人算不如天算,古人誠不欺我,看來老天也不想這天下過早穩定,仍給司空厲留下一口氣在。只不過,依老夫之見,經此一戰,司空厲必定遭受天道反噬,一年之內絕難恢復。而我大軍之中,李劍仍在,未必不能直取鄱陽城!”
馮靖全卻是沉吟道:“可楚國軍中,仍有百里勁這個無雙猛將,李劍能否勝過此人,尚未可知啊。”
對於這位在梁國立下赫赫戰功的異姓王,馮靖全對其並非完全信任,認為李劍早年間之所以能力壓燕、楚、遼三國,全因彼時梁國戰力一騎絕塵,並非李劍個人之功。
甚至和外界想得那般,李劍之所以能常勝不敗,全因彼時梁國戰力遠超其他三國!若兵力相當的前提下,莫說是司空厲、百里勁之流,即便遇上昔年遼國名將阿善弩,也是必敗無疑!
曲懷爾笑道:“陛下多慮了,雖說咱們這位異姓王,領兵才能的確略遜一籌,但勝在軍心凝聚。如今李劍因禍得福,身負二等境界。加上有麻雲華、韋大壯兩位將軍相助,足可與百里勁掰掰手腕。況且,陛下別忘了,大楚鐵騎,說到底,仍是司空厲的親軍,百里勁終究是外人,若換做昔年燕國,有這七十萬大軍,李劍自不能敵,可百里勁如今作為降將投靠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