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5 頁)
誤。失敗是成功之母,但他希望員工們能夠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而不是自己掏錢說“交學費”。
DEC,就為他們交了第一筆學費。
很慷慨。
“我想大家開始明白,什麼是針對目標使用者的產品設計了。好,接下來,我們來總結一下,假如我們要設計一款讓所有客戶都接受的個人計算機產品,它必須要具備哪些基本要素?”
他將眾人從沮喪自責中拉出來,重新將話題引向正軌。
………【第三十九章 DEC掏錢幫交學費】………
9月12日,夜。
從國內過來的工程師首次濟濟一堂,參加公司召開的研發會議。從7月第一批工程師到來,隨著紐約、華盛頓、休斯敦等地的計算機大賣場先後投入營業,公司手中的資金日益充裕,在國內招收了更多的退休科研人員、工程師、技術工人,第二批、第三批工程師也陸續來到。
坐在這裡的,主要還是首批過來的。他們經過一段時間接觸,透過工作實踐,對國際最新計算機科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結合公司、國內的研發、製造能力,他們也有著相對成熟的看法。
會議由郭逸銘主持,霍克對技術不太懂,沒有參加。
“大家好,這是我們第一次召集大家,對公司未來研發專案展開討論。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參股DEC,對方允諾,將為我們研發自己的微處理器提供相關技術支援。現在召集大家,就是對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展開討論,大家可以就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
DEC公司提倡的‘衝突中的事實’,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司文化。我們中國也有實事求是的說法。公司研發的每一款產品,都涉及到鉅額投資,也必須得到相應回報,否則公司將收不抵支,長此以往必將破產倒閉。
公司的經營是否健康,這也直接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我要求每個人都提出自己真實的觀點。對於其他人的意見,有不同看法就說出來,只要有助於我們釐清事實,看清未來的道路,吵架也是鼓勵的!”
郭逸銘技術人員出身,沒有彎彎拐拐、繞來繞去的習慣,開門見山,就把要討論的主題擺了出來,毫不拖泥帶水。
“李組長,你先把我們和DEC公司合作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簡短的介紹。”
他點了維修組一組組長李秋明的名。
李秋明以前是在天津無線電二廠擔任生產廠長,他是從學徒工一步步自學成材,最後被上級提拔為生產廠長的。
他在無線二廠擔任生產廠長的時候,技術上雖然因為底子薄而略有不足,但勤於動腦,善於總結。在他管理下,生產工序被安排得井井有條,管理責任落實到人,成效顯著。工廠的成本逐月降低、產品質量卻逐月上升。企業風氣良好,職工都把心用在生產上,無謂的推委、人浮於事的現象大大減少,企業連續十多年被評為先進生產單位。
他是78年退下來的,倒不是子女頂替,而是到點了,所以工廠也沒有將他回聘回去。
李秋明幹了一輩子電子生產,對這一行充滿了感情。退休後在家閒下來,怎麼也覺得不對勁,身體漸漸的就有些垮了。他以前跟材料所工作中打過很多交道,材料所所長雷為民對他印象很好,兩人很有些交情。在得知他的情況後,聽說西部計算機公司招人,便把他力薦了過去。他自己聽說能重返工作崗位,精神振作起來,身體居然莫名其妙就好了。
這時,他已經六十二歲。
郭逸銘雖然覺得年紀大了些,但想了想,還是把他收了下來。
國內這個時候懂企業管理的人本來就不多,好的就更少。他的公司依託的主要是國內實力,研究人員、技術人員,乃至工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