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2/2 頁)
代表了對這件事情的強硬反對派,他以萊茵蘭事件為例子,強調烽火的野心。萊茵蘭事件導致的這個副作用讓烽火更加後悔。堯明反而寬慰他,說進駐萊茵蘭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德國無法屈服在法國的步步緊逼下。
6月,中國政府作出了相應的響應,提出了將江蘇一帶租借給德國的提案。然而中國學生及各界人士卻舉行了盛大的遊行反對這一提案,使得中國政府也無法下決心。中國政府的態度很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根據分析,大概中國對德國的真正合作態度也不放心。
堯明不由得苦笑。是啊,目前德國對中國作的,就像宋依華說的,主要還是&ldo;動動嘴皮子&rdo;而已。如果這樣就要讓中國租借大片土地的話,中國政府也實在太昏庸了。周恩來是一個很聰明的外交家,不難看出中國的這種姿態背後,他的著墨。
中國報章開始大肆報導德國,也有不少篇幅提到宋慶齡(孫中山夫人)、宋美齡(蔣介石夫人)和宋依華。同期宋家三女被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版首,中日之間的戰爭對抗也開始為世界其他國家矚目。這也可以看出,中國絕不想放棄與德國合作的機會。周恩來大概借用了《三國演義》中,劉備江東招親的策略,先進行宣傳攻勢。
在這個茫茫的世界,面臨著各種政治壓力,&ldo;與狼共舞&rdo;的堯明經常感到非常空虛和失落。在對待希姆萊的問題上,還施展了很多陰謀,總覺得自己與很多網上玄幻小說中寫的那樣,在逐漸地&ldo;入魔道&rdo;。在這種黑暗中,似乎沒有任何人間的力量可以解救他,於是堯明三天兩頭跑教堂。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