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深度剖析〈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的奇幻夢境與不羈心靈(第1/4 頁)
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賞析:
一、原文釋義:
航海的人談起那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越地之人說起天姥山,雲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隱約可以目睹。天姥山彷彿連線著天際,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了赤城山的雄姿。天台山雖高四萬八千丈,但面對天姥山,也像是要向東南傾倒,自愧弗如。我一心想要依據越人的話語夢遊吳越,在一個夜晚飛渡過那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一路護送我到達剡溪。謝靈運曾經住宿的地方如今依然還在,清澈的湖水盪漾著微波,不時傳來清猿的啼叫聲。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製的木鞋,奮力攀登那直上雲霄的山路。行至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聽到了天雞高亢的啼鳴。無數山岩重疊,道路曲折迴旋,方向難以確定,我迷戀著路旁的鮮花,依倚著山石,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經昏暗。熊在怒吼,龍在長鳴,聲音在巖泉之間迴盪,震響整個山谷,使幽深的樹林戰慄,使層層山峰驚顫。雲層黑沉沉的,像是即將要下雨,水波盪漾生起了縷縷煙霧。閃電劃破長空,雷聲轟鳴,山峰彷彿要被崩塌。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豁然開啟。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深不見底,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打造的亭臺樓閣。神仙們以彩虹為衣裳,將清風當作馬騎,雲中的神仙們紛紛飄然而下。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麻麻。忽然間魂魄驚動,我猛然從夢中驚醒,不禁心顫魄動,悵然若失,長聲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蓆還在,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雲霞全都消失無蹤。人世間的歡樂也如同這夢中的幻境一般虛幻不實,自古以來,萬事萬物都像那向東流淌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遠去啊,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那青青的山崖之間,等到想要遠行的時候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二、詩篇背景:
此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後的第二年所作。當時,他滿懷政治抱負進入長安,卻在宮廷的複雜鬥爭中遭遇挫折,被賜金放還,對現實的黑暗和權貴的專橫深感不滿。在這樣的心境下,他藉助夢遊天姥山的奇特想象,抒發自己內心的憤懣與對自由的嚮往。
三、賞析分享:
1. 開篇的對比與嚮往:“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詩的開篇,李白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將海客口中那虛幻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