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巧手妙針(一)(第1/3 頁)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繡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這是唐朝詩人胡令能讚歎婦女刺繡技藝的絕美詩句,加林在《大眾電影》雜誌裡面選了一幅電影《梅花巾》白梅在梅林裡繡花的劇照,讓巧珍用刺繡把詩畫完美地結合起來,現在作為一件精美的刺繡工藝品裝在鏡框,掛在延州縣城關鎮街道彩虹工藝品店的大廳。這幅精美工藝品的刺繡者就是這個店的法人代表劉巧珍。
現在這個工藝店除經銷剪紙、刺繡、布堆畫精美工藝品外,每年還定期組織剪紙、刺繡、布堆畫的培訓活動,然後舉辦學員作品展,將優秀作品推薦給省市參展,或在店裡銷售,巧珍的工藝店在弘揚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巧珍帶來了不薄的經濟收入。
說起巧珍嫻熟精湛的女紅技巧,還得從幾年前加林的前瞻性說起。加林自從對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升到高度認識以後,加上國務院頒佈的《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2005年12月22日)及後來文化部頒發的《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說明國家在用政策保護“非遺”這顆文化的種子,同時還要以現代市場意識進行開發傳承。因而加林便對巧珍說道:“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未來的文化事業必定有個大發展。”加林便讓巧珍立足黃土,把民間的麵塑、剪紙、刺繡和布堆畫,發揚光大。加林不管對巧珍說什麼,巧珍都會照著去做。
孩子一大,不再拖人了,巧珍便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女紅上,她的剪紙、刺繡、面花、布堆畫無所不巧。
特別是巧珍的剪紙藝術已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她遵循傳統,結合現實,在心靈裡構築生命的奇妙,她的作品具有題材豐富,手法靈活多樣,形象逼真,凸顯個性。她用剪刀能剪的動物從空中的飛禽到原野上的走獸,個個靈巧可愛,活潑生趣。還有就是線條與構圖比例和諧適宜,張弛有度。在劉巧珍的剪刀上,藝術品是活的,是有溫度和厚度的。她所剪的植物類剪紙,也是別具一格,花色鮮豔,枝繁葉茂,細條長柳,清爽舒暢。
郭沫若所寫讚美剪紙的詩 “一剪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這正好用在巧珍的身上,一點也不誇張。
劉巧珍在剪紙時,她左手拿紙,右手持剪,兩手就像蝴蝶展翅那樣翻飛,很快地花草蟲鳥,十二生肖就脫離剪刀,飛向她的懷裡。劉巧珍做夢都沒有想到從小玩起的剪紙還能剪出這樣的氣候。幾年來,就像千里的雷聲呀萬里的閃那樣,劉巧珍的女紅手藝紅遍了全縣。
在縣上舉辦的民間剪紙作品大賽中,巧珍的《春暖花開》《養蠶姑娘》均獲嘉獎。
巧珍的剪紙,與時俱進,不斷超越自我,後來多次獲獎。
1995年,陝西省婦聯迎95世婦會,巧珍的刺繡剪紙獲精品獎。
為迎接1997年香港迴歸,巧珍剪了一幅十六個囍字套在一起,具有三維動畫的視覺效果。
2000年2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剪紙世紀回顧展》中,巧珍的剪紙《黃土坡上的道情》榮獲一等獎。
2002年9月,在第四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的“山花獎·首屆民間剪紙藝術作品”評獎中,巧珍的剪紙作品《放歌黃土地》榮獲金獎。
下面這一段,發生在三年後,為了行文方便,一併錄入,不致使讀者產生歧義。
在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剪紙大展上,巧珍的作品《喜迎奧運》榮獲了金獎。加林寫的《剪出黃土地上的生靈》在國家級媒體刊發,後被《中國民間剪紙報》、《中華文化藝術報》轉載,並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剪紙國際學術研討會收入文集《關注母親河》。
巧珍是一個從不自滿的人,她始終牢記德順爺爺的話,“天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