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皇太極:「有想法。」
可不是有想法嘛!
與此同時,遠在紫禁城忙碌於學習的蘇清之接到伊爾哈送的書信後,那叫一個黑線滿滿。甚至忍不住跟王總管吐槽。「老王,你說說依朕這麼聰明的腦子,怎麼會有如此蠢得清麗脫俗的妹妹呢。」
王總管:「???」
「十五公主其實挺聰明的。」王總管斟酌的回答。
蘇清之嗤笑一聲:「是啊,是挺聰明的,可惜聰明全用在怎麼吃好上面了。」
堂堂的皇家格格,寫家書都是三句離不開一句吃的,通篇書信讀下來,只一個意思:皇帝哥哥,我想你御膳房的廚子,能不能選個會做江南菜的廚子『快遞』來承德避暑山莊。
瞧瞧,這是什麼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在承德避暑山莊隨阿瑪額娘住了三年多,過的日子都是吃了這頓沒下頓。
「老王,御膳房可有江南來的廚子?」到底是親哥,雖然對伊爾哈嫌棄滿滿,蘇清之還是決定滿足她索要廚子的心願,轉而你問王總管。
王總管恭恭敬敬的回答:「回稟萬歲爺,好讓萬歲爺知曉,御膳房的廚子天南地北都有,卻沒有擅長做西湖醋魚的廚子。」
大清官場後宮制度,都是繼承的大明,包括紫禁城已經李自成當初攻打進北京城倖存下來的宮娥、太監,都一併兒接收了。還很仁慈的編入了包衣籍。
太監還好,都是無根之人,可宮娥,按照二十五歲出宮另擇婚嫁的規矩,成了包衣,就只能在包衣籍範圍擇婚,生下的子女,則世世代代以包衣奴才的身份服飾愛新覺羅一氏。
並不是說這種規章制度不好,事實上包衣可比一般的旗人過得好多了。像八旗選秀,三年大選是指在滿蒙漢軍旗中挑選秀女,意在挑選嬪妃和給王孫貴族賜婚。
而一年一次的小選,主要指的是包衣籍秀女。他們中大多都是調撥到各宮各殿,做伺候嬪妃的工作。少數的幸運兒,會一開始被挑去伺候嬪妃。
像康熙的純裕勤妃陳氏、熙嬪陳氏、端嬪董氏、靜嬪石氏、襄嬪高氏、穆嬪陳氏、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以及生下雍正帝的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敏妃章佳氏,哪位不是包衣籍秀女出生?
母憑子貴,其實是個笑話。
像蘇清之,完完全全就是子憑母貴,海蘭珠是皇太極的心頭寶,作為皇太極、海蘭珠愛情結晶的蘇清之,當然就是皇太極心目中的最佳繼承人。所以啊,生母的身份重要也不重要,可以母憑子貴,更可以子憑母貴。
王總管入的鑲黃旗包衣,收了兩個養女,冠以王姓,聽說大的女兒明年就十一了,準備派往慈寧宮伺候。倒是沒準備送來養心殿,算是瞭解依蘇清之的心性,不會吃窩邊草。
都是伺候人的工作,倒不如去慈寧宮當個三等的宮女,等滿了二十再說出宮另擇婚配,或者等到了年歲請蘇清之指婚。好歹是蘇清之身邊用慣了的老人,只要開口請求,不過分的話,蘇清之會滿足的。
的確,依著蘇清之的心性,求指婚而已,只要王總管開口,蘇清之怎麼著都會給他面子。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早,現在最重要的是,既然御膳房沒有擅長做西湖醋魚的廚子,那就不送了,反正開了年皇太極和海蘭珠就會南下,到處遊玩,杭州揚州等地,據說風景秀麗,必然會去的,那到時候就在當地吃西湖醋魚好了。
其實後世的時候,蘇清之曾經去西湖玩的時候,吃過西湖醋魚。沒有經過其他地區改良,講究原汁原味的西湖醋魚,味道實際並不怎麼好,很腥,甜膩的味道並沒有掩飾住魚本身的腥味,是吃過一次就不會吃第二次的地方名菜。
賣的是名氣,而不是味道。
「算了,沒有善做西湖醋魚的江南菜系的廚子就沒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