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離這兒是那麼遙遠,就是自來水、路燈這些城市裡標誌性的設施,臥地溝街也不完備。住在市中心城老百姓一提起臥地溝,都稱這兒是貧民窟。
官方的稱呼倒是文明一些,他們給臥地溝取了還算文雅的名字:棚戶區。
棚戶區的名字,倒也符合臥地溝歷史。20世紀初,薊原煤礦礦剛剛採掘,從四方招來的礦工就睡在臥地溝勞工房大炕上。後來,他們娶了媳婦兒,成了家,不能再睡大鋪了,就在臥地溝後面的山上砍幾顆樹,搭個棚子,一家人住在裡面,可謂地地道道的棚戶房。當時,有些講究的人家為避風雨,就在附近化工廠的臭油溝裡撈些漆油塗在頂棚上,被人們稱為麻油房。實際上還是個棚子。礦工們在這些棚子裡住啊住啊,一直到了薊原解放,建立了新中國。黨和政府才將這些爛棚子一一推倒,為礦工們建起了磚瓦結構的新住宅。
從麻油房搬到窗明瓦亮的新屋子裡,人們感覺到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於是,臥地溝的稱呼易名,過去的棚戶區,變成了工人新村。
要說棚戶區的再度冠名。不能不埋怨當時的口號和政策。本來,自打煤礦恢復生產,國家就做出了建設礦工住宅樓的計劃。可是,先生產、後生活的激進思想讓一些領導者把心思都用在了增加產量上,礦工的住宅樓一直也提不上日程。到了七十年代,礦工們的第二代已經長大了。家裡人口少的,孩子結婚後就擠在家裡,人口多的,家裡擠不下,就在老房子牆上掏個洞,弄兩根木頭塞進去,木頭上搭些油氈紙石棉瓦稜之類的東西覆蓋一下,這一頭,再壘幾塊磚或者是到礦裡找來個鐵架子什麼的將木頭支住,於是,一個寄生在舊房上的棚廈子便搭成了。後來,結婚的年輕人人越來越多,臥地溝的棚廈子也越來越多。到了21世紀,住棚廈子的人數已經超過住房子的人數了,所以,官方稱這兒為棚戶區,倒也不冤枉他們。
表面上看,破破爛爛的臥地溝一片狼籍,並不讓人看好。然而,臥地溝也並非一文不值。先說這平展展的一片住宅區,房子雖然破,可地形是平坦的,況且自上個世紀初已經通了水、電、汽,這地皮早就是開發多年的熟地了。再往山上看,那一片鬱鬱蔥蔥的柞木林,也曾經讓不少房地產商垂涎。去年,臺灣來了一位姓季的先生,要開發臥地溝,擬建設一片林中別墅。這件事,他已經透過“臺辦”與李市長打了招呼。然而,正在運作時,半路上殺出個“房利”公司,不由分說硬要撬行。 說是要代政府搞房產開發,解決棚戶區百姓的住房困難。“房利”公司口號響亮,社會、人際關係也弄得明白。他們依靠市建設局局長楊健,四方遊走,多處打點,終於在招標中拔了頭籌。可憐臺灣那位張先生,雖然財力雄厚,只因初臨大陸,兩眼一抹黑,識不透官場的層層黑幕,最後,不得不挾了幾個億的資金落敗而走。
房利公司要扒掉臥地溝的平房蓋樓房,按理說老百姓應該高興才是。按照建設週期,百姓們現在早就該搬進新樓了。可是,世界上的事沒有那麼簡單。開發商心裡想的,與老百姓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兒。這些臥地溝的老住戶,大都是五十年代參加工作的老礦工。多少年來,他們天天想、夜夜盼望的是政府出資建樓,讓他們免費換住樓房。而開發商想的,是要賺錢、賺大錢!他們之所以看中臥地溝這塊地方,決不是發慈悲,改善百姓們的居住環境,而是想在這兒揀一個大便宜。他們早就瞭解,臥地溝40多萬平方米的住宅面積,真正有合法手續、能拿出房照來的也就是10多萬平;那些個沒有房照的棚廈子,按現行拆遷政策,完全可以視為“非法建築”,只拆不還。呵呵,區區10萬平,兩棟樓就可以消化掉。剩餘的樓盤,可以說是蓋一棟賺一棟,開發商乾等著揀銀子就成了。這麼大的便宜,誰不想沾啊!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開發商的如意算盤,畢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