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直面(第2/3 頁)
兩人到訪談室裡面對面坐下。林銳說道:“你對這個月的工作有什麼安排?”
若華明白他的意思,她是上個月唯一沒有出單的,按照公司規定,這個月底之前再沒有出單,就要下號清退。
“我篩選了一些名單,今天會打一下電話,儘量爭取見面機會。”
現在對於江若華來說,形勢比較嚴峻,她連和客戶見面的機會都沒有爭取到,也就是說,她甚至沒有實戰的機會,這在同期同學中已經遠遠落後。林銳著急她怎麼會不知道?她比他還急!
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越是急切,客戶越是反感,越是難以爭取見面機會。江若華彷彿進入到死迴圈。
林銳說道:“這樣,你現在要縮小你的客戶名單,不要在那些熟人中間找了,直接找朋友。你可以直接一點,表明你需要他們的幫助。”
若華聽了張口結舌,需要朋友的幫助,這句話她無論如何說不出來。向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從不張口求人,讓她向朋友求助,真是讓她難以啟齒。
林銳嚴肅地說:“若華,你要知道,做保險就是要放下面子和身段,如果死要面子,什麼事都做不成。”
,!
她沒有接話。
林銳繼續說道:“你要明白,這個月底就是期限,再不出單,我也幫不了你。我可以在技巧和知識上面給你指點,但有些東西,你只能靠自己。”
若華點點頭。
林銳看她沒有說話,便站起身來:“你考慮清楚。”說完,便走了出去。
林銳把門關上,留她一個人在訪談室裡面想清楚。若華站起身來,把門反鎖上,又在桌子旁坐下來。
事實上,林銳的話雖然直接,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她的問題,她太要面子,又太清高。一直以來,她都是朋友間的知心大姐,只有別人找她幫忙,傾訴問題,她給別人出謀劃策,從來沒有她去麻煩別人的道理。這讓她覺得自己有價值。
這些價值建立在她脆弱的自尊心上。與其說是自尊,不如說是自卑。
是的,江若華是自卑的。
她需要別人的認同,為此她努力當一個好人,努力扮演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就是為了贏得別人的一聲讚譽。在所有人的眼裡,她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所有朋友親人提起她,總要誇一聲賢惠。
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她放棄了工作,放棄了快樂,她一門心思撲在家庭上,相夫教子,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她自覺把男權社會的那一套價值觀死死地焊在身上。
這一切行為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
父母對這個女兒是有遺憾的,他們想要的是兒子。而生了這個女兒之後,在計劃生育時代,他們永遠失去了生兒子的機會。
對這個女兒,他們話裡話外總是說,如果是個兒子就好了,可惜少了一樣東西。於是這個她缺失的東西,成了原罪。
她為父母的遺憾買單。
在家時,她是個乖巧的女兒,努力討好父母,在學校,她是個好學生,學習好,品行兼優,年年三好學生,一路考上大學,成為父母的驕傲。在公司裡,她是任勞任怨的好員工,在家裡,是好妻子好母親,承擔所有家務,忍受精神暴力和語言暴力,還要對外營造家庭幸福的假象。她努力達成世俗意義上對一個女人能要求的所有標準。她以這些來彌補父母缺失兒子的遺憾。
她唯獨忘了,自己是江若華,忘了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一直以來,她的生活都以別人的評價為準。她始終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所有人都習慣了她的好,這些好已經成了理所應當。唯有她知道,這多麼累。她活成了眾人眼裡的江若華,唯獨不是她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