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第1/2 頁)
吃這東西,是修煉,也是明心見性,此為&ldo;三明&rdo;。
而&ldo;治&rdo;,則有研究、修習之意,更表明這並非僅僅是在吃,也是在修行。
合二為一,取名&ldo;三明治&rdo;。
老道油然起敬,心想,高門大派的弟子,果然不同。他從前堅決不這樣吃,認為這樣拿著吃,有失體面,像個孩子。但聽李雲心講法之後,茅塞頓開,每日清晨都給兩人做&ldo;三明治&rdo;。
心哥兒似乎對自己能這麼幹很高興……
但是劉老道卻總覺得他臉上有著某種古怪的笑意。
李雲心一邊在那吃那東西,一邊在分快地翻閱桌上的一摞冊子。
劉老道掃了一眼,先驚訝起來:&ldo;心哥兒,你看這廟志做什麼?&rdo;
李雲心頭也未抬:&ldo;先跟你說個事兒扶好門別激動。昨晚那妖怪來了要吃你我跟他說你是我的僕役他就不吃了。以後他再來你就扮演好我的僕役的角色。行了把門帶上去外面驚恐‐‐我還有正經事。&rdo;
劉老道第一次聽見李雲心用這樣的語速同自己說話,愣了好半天。張口要問,卻看見桌上另一邊已經摞得老高的十幾本冊子,意識到心哥兒是一夜未睡。因而深吸了一口氣,慢慢退出門……任由自己心中驚濤駭浪去了。
那妖魔,昨夜竟然來了?!
心哥兒他……又保住了自己的命啊……
李雲心見老道悄悄退出去,就繼續開始……看廟志。
大慶朝有&ldo;廟志&rdo;這東西。李雲心從前知道&ldo;縣誌&rdo;,但來了這裡之後,才聽說&ldo;廟志&rdo;。
大慶朝的龍王廟一種比較奇怪的東西‐‐他沒法兒從原來的那個世界裡,找到類似的&ldo;機構&rdo;或者&ldo;組織&rdo;來類比它。
只要有地,就可以建廟。無論是香火信徒集資,還是哪個大戶獨自出錢,建好了廟,去官府報備,說這是幹嘛的。其他的廟,都沒什麼特別的約束,唯獨龍王廟‐‐會有一個義務。
龍王廟的廟祝,需要記錄當年的雨情。
倒不是說要你將每一天的事兒都記錄下來,而是說,某年大旱,某月某日幾多幾多人來廟裡求雨,又是何時下了雨‐‐逢此大事,就要廟祝記錄下來。
李雲心推測,是因為大慶朝沒有&ldo;氣象局&rdo;。於是某位高人一拍腦袋‐‐得,龍王廟來幹這事兒吧。
反正是求雨嘛。
但除此之外,這廟志裡還記載了另外一些東西。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某一位廟祝開始記錄,在某某次降雨前後……本地有幾人失蹤。這件事一旦開始,就慢慢地成了習慣,被一代代地保持下來。
李雲心便是用一整個通宵的時間,看完了這廟一百四二十年來的記錄。
然後他合上最後一本冊子、用手指揉了揉額頭,走出門去。
劉老道不在。大概是去打掃前庭了。這幾天要過堂,又遭人誣陷、前庭來的香客少了,便也疏於打理了。
霧已經散去,李雲心就坐在屋前的石階上曬了會兒太陽。
他覺得,自己知道那九公子的真身了。
昨夜九公子已經說得分明,但他只擔心通明玉簡,只記住了,卻沒有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