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第1/2 頁)
導致尷尬的人物既已全部離開,留下的人就不再尷尬,酒席上的氣氛瞬間高漲起來。
白勝與樊瑞邊喝邊聊,交談甚歡,白勝對樊瑞的《太平要術》很感興趣,樊瑞對白勝的神射術讚不絕口。
雙方交流心得體會,樊瑞很是實在,告訴白勝這《太平要術》乃是三國早期黃巾軍克敵制勝的秘籍,是南華老仙傳給張角的道術。後來黃巾軍被剿滅,這《太平要術》就流落在民間,不知所蹤,早些年竟被他在芒碭山中一個洞穴裡尋到。
白勝心說這可真是巧了,看來那個編劇的腦洞竟然蒙對了,難怪他用破張寶妖法的手段來破樊瑞的燈籠喜獲成功,合著張寶和樊瑞的法術乃是同宗同源。
隨後他提出來一個疑問:「樊大哥,請恕兄弟我直言,你說你這太平要術是道術,可是我怎麼覺得你這是妖法呢?」
樊瑞壓低了聲音說道:「不瞞兄弟你說,我得到的太平要術乃是殘篇,這太平要術又名太平經,共分一百七十卷,我只得到了第一百五十五卷 ,那上面記載的內容確實是妖法,我便照著練了你用什麼辦法破了我的禁制的?」
「哥你別說啊,再說我就沒法吃飯了。」旁邊宋軍乙一直關注著白勝,自然也聽見了樊瑞的詢問,當即制止,不提這事他都喝得有些難受了,若是提起來,鬧不好就會當場吐出來。
「吃什麼飯啊?酒還沒喝夠呢!宋兄弟,我項充敬你一碗!」
「就是,宋兄弟既然是白兄弟的箭術師傅,本領自然是大的,我李兗也敬你!」
宋軍乙苦了臉擺手道:「兩位哥哥,我是真的不能再喝了,兄弟我實在是不勝酒力。」
樊瑞聞言站了起來,不悅道:「這話我就不愛聽了,咱們這些刀頭喋血的武林人哪有不能喝酒的?哪有害怕喝酒的?又不是娘們兒!大不了就是一醉,有什麼好怕?來,我老樊也敬你一碗!」
樊瑞說的沒錯。在這個時代裡,不論是女真、契丹、吐蕃、大理還是大宋武林,都對能喝酒的人推崇備至。
酒量大的未必是英雄好漢,但是不喝酒的一定稱不起是個男人。
哪怕你武功真的高強,也很難獲得眾人的尊敬。畢竟,你不能為了獲得某某的尊敬就殺了某某,但只需你喝酒喝到眾人服氣,人們就會認你是英雄。
眼見樊瑞、項充和李兗三個人各自幹了一碗,宋軍乙頓覺頭大如鬥,剛才黃裳在這裡搞得尷尬,大家沒怎麼談話也沒怎麼吃菜,就只悶著頭喝酒來著。如今黃裳和王文斌一撤,又是七八碗下了肚,眼前的酒碗都在晃了。
他實在不想因為自己酒量的原因導致這場酒宴不歡而散,但是此刻人家三個人都端著空碗立等他回敬,他若是不喝這酒,必然把人給得罪了。
哪怕只是出於為白勝著想,他也不能得罪這三個人。但是這酒是真的喝不下去了,他也不是酒量太淺,而是這種酒他喝不慣。他也不是怕醉到不省人事,他只怕當眾出醜。
所以他只好握住了白勝的手腕用力搖晃,硬著舌頭、口吻卻已經近乎哀求:「哥,我真的不能喝了,再喝就要吐出來了。」
兩人鄰座,白勝如何不知宋軍乙的醉意?但是這事兒不好幫啊!假設樊瑞三兄弟沒有先幹掉這碗酒還好辦,還能讓他先回客房休息,但是現在再讓他走,那就是打人家的臉了。
想了想,說道:「要不,我替我兄弟回敬你們三位哥哥三碗如何?」
古人喝酒講究先幹為敬,敬人家酒時是自己先喝。不像後世裡所謂敬酒都是可勁兒灌別人,自己卻恨不能把白酒偷換成雪碧。
所以白勝這個提議其實是很虧的,因為若是宋軍乙本人回敬那哥兒仨,只需喝乾一碗就可以了,但是白勝這樣就需要連幹三碗,雖然他自認為酒量比宋軍乙大,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