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3 頁)
若依&ldo;常識&rdo;,則呂思勉撰著通史,應當在先秦、秦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諸種斷代史的研究完成後,方能開展。但是,我們看他的著作系年(以出版年代為斷),情形卻悖於&ldo;常識&rdo;:《白話本國史》,1923年;《先秦史》,1941年;《秦漢史》,1947年;《兩晉南北朝史》,1948年;《隋唐五代史》,1959年。斷代史沒作出來,卻先寫出通史,且提早十幾年寫出。那麼,以&ldo;常識&rdo;判斷,他的通史是否跟&ldo;完美&rdo;不沾邊?是又不然。顧頡剛對民國年間的通史著作多不許可,謂&ldo;所有的通史,多屬千篇一律,彼此抄襲&rdo;,對呂撰通史卻青眼有加,贊曰:&ldo;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了一個新的紀元&rdo;。前後矛盾如此。然則,到底是顧氏的&ldo;常識&rdo;毫不可據,還是呂氏天資特出,不必遵循&ldo;常識&rdo;?這個是非,不可遽定,勉強要找個說法,則須簡介呂氏與&ldo;古史辨派&rdo;(以顧頡剛為代表)、&ldo;史料學派&rdo;(以傅斯年為代表)在治學上的異同,看能否理出一點頭緒。
其所同者,在於三人都強調&ldo;用新方法(或曰科學方法)整理國故&rdo;,雖為史家,卻不以史學自拘,而不憚鑒用社會學、人類學、考古學、經濟學乃至文藝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顧頡剛用神話學、民俗學的方法研究上古史,早成佳話;傅斯年倡言&ldo;我們不是讀書人&rdo;,而應&ldo;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rdo;,以為考古學、語言學張目;呂思勉亦嘗曰&ldo;社會科學是史學的根基&rdo;,&ldo;主張中學以下的歷史,改授社會學,而以歷史為其註腳,到大學以上再行講授歷史&rdo;;馬列主義初入中國,他即&ldo;略有接觸&rdo;,1929年撰成《中國階級制度小史》,以&ldo;階級&rdo;概念闡釋古史,新義紛呈,不僅獨步當時,即在時移境變的今日再讀,亦饒趣味。
其所異者:顧、傅二人主張較為接近,皆崇尚仄而深的專門研究,注重新史料的運用。呂思勉則追求博通周贍的境界,取材多根於正史,並不刻意徵引冷僻史料。自其同者視之,三人都投身於上法乾嘉、旁紹歐陸的&ldo;新史學&rdo;大潮,皆已超越&ldo;相斫書&rdo;、&ldo;帝王家譜&rdo;式的舊史學;自其異者視之,則顧、傅稍嫌沉迷於歷史研究的過程(史料與考據),不免忽略了史學不僅考據、史學不是史料的&ldo;常識&rdo;。與二者相較,呂思勉絕非不善考據者,他甚至算得上考據&ldo;發燒友&rdo;,但是,他卻認識到:&ldo;今人之屑屑考證,非顧先生(炎武)不能為,乃顧先生所不欲為也。今人自詡搜輯精博,殊不知此等材料,古人既得之而復棄之者多矣&rdo;(《自述》)。顧炎武是考據大家,但他的學問決非考據二字可以限量,他所注意者,在古今學術、制度的遷變轉移,以及經世濟用諸種大計。呂思勉一生服膺顧炎武,且嘗認真考慮過加入政界(作官或作政客)的可能性(1911年),此後雖下定決心做學問,仍&ldo;好從發展上推求政治利弊之所以然&rdo;,故不以&ldo;屑屑考證&rdo;為苟安,亦不以&ldo;搜輯精博&rdo;自喜。
呂思勉第一次將二十四史通讀一過,在1908年;開始撰寫《白話本國史》,在1920年。其間相距十二年。似可設想,此時雖無他人&ldo;分工合作&rdo;業已成型的&ldo;完美的斷代史&rdo;,呂思勉的胸中卻早有了自己的&ldo;斷代史&rdo;,作為撰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