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1/5 頁)
“臣胡惟庸,奉大王命組建看守內閣,保全京師萬民,幸不辱命,現將周室降書獻上,請大王笑納。”
胡惟庸力圖讓自己的聲音顯得中氣足一些,但是在這些來自西涼的粗獷戰士所散出的強大氣息中,他的聲音依然顫抖而又微弱。( )
6…23 北兵進宮
胡惟庸身後十丈遠的地方,是大周的文武百官們,大家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看著漢王受降,現在周軍武裝盡數解除,城池已經被人家控制,這些人已經成為案板上的魚肉,要殺要刮隨便人家了。{p
在北漢軍兵臨城下之際,大臣們如同沒頭蒼蠅一般亂竄,有的擔心漢軍屠城,想趁機逃跑,有的想為皇帝盡忠殉國,但是又狠不下那個心,彷徨無助之際,還是老宰相胡惟庸擔起了收拾爛攤子的重任,老人家四下信,安撫聯絡,穩定了人心。
胡惟庸沒什麼出色的政績,但是卻安然穩坐大周宰輔位子長達二十五年,大周朝哪個官員不是經他手提拔起來的,可謂門生遍佈天下,老人家雖然退位,但是影響力極其廣泛深遠,他一言既出,誰敢不仔細琢磨掂量。
其實面對此危局,胡惟庸也是擔驚受怕,不知所以,關鍵時刻,一封來自城外的書信讓他徹底放心了。
這是故舊柳松坡寫來的信,信中並未提及勸降,只是說百姓何無辜,要跟著遭受兵災,又說漢王取得天下是大勢所趨,民心天意,不可違抗,作為臣子,更應該明白重社稷,輕君王的道理。
柳松坡現在是南漢的席文臣,聽說他女兒柳迎兒,就是那個曾經逃婚不願意當妃子的小丫頭,現在是漢王身邊的軍師呢,而且和漢王有那麼點不清不楚的關係,柳松坡一個國丈的位子是跑不了的,有這樣一位重量級的老同僚寫信過來,怎麼能讓胡惟庸不動心。
胡惟庸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對很多事情看得很透徹,自古來成王敗寇,歷史是由勝利書寫的,即便自己為大周殉葬,將來在史書上未必會有好名聲,不如順應潮流,做個改朝換代的助力。
老夫不想流芳千古,也不願遺臭萬年,在青史上有個小小的名字就行了,這是胡惟庸的心聲。
至於其他官員,人心惶惶之際,老宰相的話讓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只要咱們上下一力,保全京城獻給漢王,肯定能換來一個好前程,漢王仁義,素來不殺降,更是賞罰分明,咱們十幾萬人馬繳械投降,免了多少殺戮,光這一條就是大功一件了,還怕沒有賞賜麼。
胡惟庸動用了全部關係,聯絡了六部官員和禁軍將領,組成了看守內閣,架空了大學士楊峰,秘密逮捕主戰派將領,派兵圍攻錦衣衛衙門,炮擊宮城,維持城內治安,彈壓盜匪,將一個完完整整的京城交到了漢軍手裡。
即便如此,胡惟庸依然顫顫巍巍,心中忐忑,這位漢王雖然是草莽起家的英雄,但是卻出身貴胄,乃是前朝武帝遺孤,嚴格來說,這些人都是他的殺父仇人,他又是年輕氣盛的年紀,萬一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把他們全都砍了也未可知啊。
幸運的是,這位年輕的君主待人處事極其老城,策馬來到胡惟庸身邊,翻身下馬,扶住了老人的臂膀。
“老大人勞苦功高請起。”
胡惟庸還想說兩句罪臣惶恐不敢起來的話,但是身子一晃,輕飄飄的就起來了,元封攙著他的手哈哈大笑道:“諸君保全京師,都是大功一件。”
遠處黑壓壓一群原周廷官員,看到這一幕,聽到這句話,心中都是一陣輕快,也不知是誰帶頭,呼啦啦全都跪下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們叫的順口,元封卻有些不習慣,呵呵一笑,翻身上馬:“聽說張九四還在皇宮裡,我倒想會會他。”
彷佛為了映襯他的話似的,紫禁城方向忽然響起了隆隆的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