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3/4 頁)
話中有話的話。暮笙不安地碰了碰孟脩禕的手背,孟脩禕卻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她的不安,反手就握住了她的手,正色道:&ldo;朕有一事要說與你。&rdo;
她甚少這般認真,暮笙直覺就不是什麼好話,潛意識中就想退卻,孟脩禕卻不管不顧地說了下去:&ldo;朕喜歡一個人,那個人你也認識,她是裴昭。&rdo;
暮笙頓時覺得口舌發乾。皇帝說完便盯著她,似乎非要她做出什麼回應。她只得乾巴巴地道:&ldo;陛下做什麼突然說這個?&rdo;
&ldo;為什麼突然說這個?朕也不知道。只是突然很想她。她活著的時候,從不曾給朕好臉色,朕卻並不怪她,至少她對朕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實話。&rdo;
暮笙手心一空,孟脩禕已抽回手,連目光都投向了別處,暮笙瞬時連心都揪起來。
&ldo;現在她死了,一切都煙消雲散。多年過去,我仍是這樣喜歡她,我總想,只要她能回來,讓我做什麼,我都甘願。&rdo;孟脩禕輕輕地說罷,回過頭來看暮笙,她微微的笑,那笑意沒有絲毫溫度,連說出來的話,都格外冰冷,&ldo;你看,我念她至此,焉能移情?&rdo;
暮笙落荒而逃。
她什麼都記不得,只記得陛下話中,切切深情。宦官進來稟事,她趁機跑了出來。
胸口似為重石所壓,暮笙慢慢地吐納,好不容易,才覺得舒暢一點。但也只是一點,皇帝的話語不斷在她耳畔迴響,讓她怎麼都安不下心來。
宮門外糾集了三十餘名大臣,集體跪地請求皇帝收回準許裴伯安致仕的旨意。
如此聲勢浩大的百官請命立朝一來還是第一次。
原本法不責眾,一下子處置那麼多大臣宣揚出去也不好聽,史書上記一筆,少不得落一個暴虐的名聲。皇帝必會多加考慮。但他們來的不是時候,宦官來稟,讓暮笙趁隙跑掉了,她還有話沒說完呢!
皇帝痛恨這群黨附的大臣很久了,這會兒又來壞她的事,當即下令,派一千御林軍,將這群大臣都抓起來,投入大理寺大獄中。
麥榮恩覷著她臉色,都不敢提醒她御林軍不負責抓捕大臣,匆匆忙忙就寫了條子,請皇帝加印後,就親自去傳令了。
三十餘名大臣下獄,彷彿戳到了大臣的哪根神經,餘下的大臣紛紛上奏,尤其言官,更是活躍的厲害,上書指責皇帝用典嚴酷,奉勸皇帝虛心納諫,釋放大臣。
這已不是裴伯安致不致仕的問題,而是皇帝是否禮賢下士,是否胸懷廣闊,是否能夠聽取下臣諍言的問題。
大臣有過,自有三司司其職,查明罪名,收集罪證,簽發逮捕令,捉捕歸案,而後審訊,定罪,一切皆有法可依,皇帝的做法,完全沒有根據,是錯誤的行為。
奏摺如紙片般飛入中書省,送到皇帝的案頭,眾口一詞地指責皇帝太兇殘,沒有容人之量,敗壞先王之法。
皇帝看了心煩死,不得不承認自己太過衝動,她第一次看到大臣們團結一致,心中升起畏懼,更多的是痛恨這種身為天子受制於臣的局面。
人已經抓了,放是不可能的。皇帝咬牙撐著,派政事堂諸學士與大理寺刑部一同審訊,力圖將錯就錯,迅速找到罪證,將他們定罪。
餘下日子,一面應對言官聒噪,一面氣惱暮笙不信她,故而也不願去搭理她,直到過去一月,她才知道,暮笙被蒙學士帶去大理寺參加了審訊。
彼時已是年底,眾衙門封印,所有公事,都要等過完年再說。孟脩禕終於得了片刻喘息,但接下來的宮宴、祭祀又讓她忙得腳不沾地,期間還有耿直的言官提上幾句皇帝有變暴虐的跡象之類的言語。攪得人心煩不已。
當是時,皇帝接連在數張供認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