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頁(第1/2 頁)
華婕的一番話引起滿堂沉默和唏噓,在變化發生之前,她便為大家點出了一些現象,和一些展望與提示。
「……其實,我只是做好自己,一個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所生長的土地,熱愛自己國家文化的自己。
「因為熱愛,所以背詩時我不僅背詩,也去了解詩人的一生,詩人的情感,詩人的愛恨情仇,甚至詩人的基友,比如杜甫對李白的情感……
「因為相信這位文字和文化是有魅力的,是有智慧的,所以能做到日積月累的去閱讀……
「然後又依靠著這些積累,在畫畫時,與自己的情感與表達相融合……
「實際上,我們的文化,就是藝術。」
暢談起自己將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畫中時,向同學們分享自己如何一筆一劃的將文化中的內容展現在畫紙上時,華婕的表情是愉悅的。
也許還有一些學生,並不能完全聽懂她的話,可聽著她飽含情緒的聲音,看著她璨璨的眸子……即便不懂,卻竟也能感同身受。
——那種對這個國家的文化、智慧的愛與崇拜,還有將自己的崇拜透過繪畫的手段傳達時的快樂。
觀眾是能感受到宣講者的情感的,也能感受到她的真誠和純稚。
於是,一室的同學們,被華婕的情緒感染,跟隨著暢遊她的藝術世界——
從靈感之泉,到精神之田,過技術之長河,到宣洩之瀑,然後遊曳在堅定信念的海洋,被質疑之浪和自我懷疑之風暴拍打過後,到達夢想的彼岸。
當華婕的宣講結束,她長長嘆出一口氣。
同學們竟也不自己跟著籲一聲,彷彿與她一同重歷整個追夢歲月,既覺得滄桑而感懷,又有澎湃激盪之後的酣暢淋漓。
沉靜之後,華婕向所有聽她嘮叨的同學們道謝。
然後,滿堂華彩。
聽一場講座,卻像看了一場電影。
電影裡有一個人最真誠的故事,她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對自己做的事業的理解,對意外達成的與文化的連通,和達成文化輸出的緣由的理解……
然後,在這些理解之後,都是她一段又一段的人生起伏,迷茫與突破。
大家沒聽到大道理,卻也從她的故事中,看到了一些明悟,有了新奇而有趣的情緒體驗。
華婕在掌聲中紅了臉,在分享的過程中,她夾帶了太多自我的呢喃——那些是她個人的理解,不夠理性,也沒那麼條理清晰。
她還以為這只是一場自我宣洩,卻沒想到大家居然願意聽。
淺笑著站在講臺上,她滿臉幸福的看著臺下的同學們。
因為大家的捧場而覺得幸福,也因為大家的喜歡而覺得難為情。
她等待著大家的掌聲停,卻不想掌聲之後,還有帶著音樂節奏的拍桌聲。
咦?
這是什麼講座後的特殊環節嗎?
大家敲桌是什麼意思?
主辦方沒有跟她說,會有這樣的情況呀。
學生們一邊拍著桌子奏曲,一邊熟練的挪桌後退,逐漸的,大教室中心空出了一個空間。
「……」華婕怔怔看著這一幕發生,握著麥一臉迷惑。
今天的分享宣講沒安排在電教室,是因為電教室的桌椅不能挪動嗎?
大教室中間被空出,接著,喇叭中響起極有節奏的音樂,然後,兩個人越眾而出,一邊跳舞一邊坐進獨留在空地中的桌椅上。
伴隨著音樂,兩個人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年輕的女舞者梳著娃娃頭,忽而伏案學習,忽而舉筆作畫。
年輕的男舞者也忽而讀書,忽而轉頭看遠方……
音樂變調,兩人起身以桌椅為道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