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維即存在&ldo;的唯心主義觀點。這同&rdo;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ldo;的辯證關係的論點完全是兩國事,為了區分兩種同一性,楊獻珍同志寫了一篇《略論兩種範疇的&rdo;同一性&ldo;》的文章,其目的是批判&rdo;同一性&ldo;問題上的形上學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維護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所闡發的關於矛盾同一性的辯證法思想。
楊獻珍同志的觀點是:&ldo;思維與存在的&l;同一&r;和對立面的同一的&l;同
一&l;,這兩個&r;同一&l;是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前一個&r;同一&l;是說的這個即那個,那個即這個,思維即存在,存在即思維。後一個&r;同一&l;是說的&r;統一體&l;,&r;對立面的同一&l;,是說的統一體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兩個&r;同一&l;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ldo;。文章打出三份清樣,除了作者留了一份外,一份給了陳伯達,一份給了康生。康生看了清樣,感到楊獻珍同志所說的第一種&rdo;同一性&ldo;刺痛了他,因為他在一九五八年到處兜售的正是這種觀點。於是,一口咬定楊獻珍同志否認思維與存在有統一性,宣傳形上學觀點。康生為了騙取毛澤東同志對自己觀點的支援,立即拿著清樣去找毛澤東同志。當時毛澤東同志正在游泳。康生根本沒有將清樣拿給毛澤東同志看,只是簡單地問:&rdo;思維與存在有沒有統一性?&ldo;他這樣提問題,毛澤東同志自然根據《矛盾論》中的&rdo;矛盾的同一性&ldo;原理,回答說:&rdo;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ldo;。這個回答,顯然是指思維與存在之間有矛盾的同一性,而不是回答楊獻珍同志提出的問題。可是康生硬說毛澤東同志否定了楊獻珍同志提出的&rdo;兩種同一性&ldo;的提法,授意報刊對楊獻珍同志在&rdo;同一性&ldo;
問題上所持的觀點進行批判,從而製造了哲學界所謂&ldo;思維和存在同一性問題&rdo;的大爭論。待楊獻珍同志被康生當作右傾機會主義分子進行批鬥後,楊獻珍同志在&ldo;同一性&rdo;問題上的學術觀點,也就被當作右傾機會主義的哲學基礎,進行了政治批判。
康生為什麼在一九五九年如此積極的&ldo;反右傾&rdo;呢?其目的無非有三:第一,這是他對自己極左的本能維護;第二,是為了掩蓋自己在一九五八年的狂熱煽動等錯誤而施展的以攻為守的策略;第三,有意要借&ldo;左&rdo;的指導思想去迫害&ldo;不順從&rdo;他的幹部,以達其危害黨和人民的目的。
第十七章 在&ldo;三年困難&rdo;時期廬山會議之後,由於在全黨開展了反右傾鬥爭,&ldo;左&rdo;的錯誤得到惡性發展,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再加上赫魯雪夫撤專家毀合同和自然災害,就使我國的國民經濟在一九六〇年出現了嚴重困難。
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即農村整社工作十二條,開始認真糾正&ldo;共產風&rdo;的錯誤,指出凡一平二調者,必須堅決退賠。十二月,由周恩來、陳雲、李富春同志提出了&ldo;調整、鞏固、充實、提高&rdo;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一九六一年一月,黨的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實施八字方針,並提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同時,中央派出了三個調查組到浙江、湖南和廣東調查,毛澤東同志親自領導了調查組的活動。正是在這個調查的基礎上,他主持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六十條》。隨著廣泛的調查研究,中央又相繼制定了工業七十條、商業四十條、高等教育六十條、科研十四條等一系列條例。一九六二年初,又召開了七千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