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林叔的故事(二)(第2/2 頁)
研的幾年時間裡,她認真工作,我認真學習,逢年過節便會回安徽和叔叔阿姨一家人過,小凡也在幾年的相處裡逐漸接受了我,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後來我讀完研究生,在上海的小曦給我和嫣兒發來了offer,這時候她的公司已經初具規模,正好缺人,我是金融學碩士,嫣兒本就是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又有著四年的工作經驗。
我和嫣兒考慮良久,想到我們在北京和在上海其實沒有什麼區別,去到了上海大家還能有個照應。更何況小曦給我們開的工資均是比業內標準工資高上不少,都是基礎年薪45萬。
於是我們離開了生活了七年的北京,進入曦微工作。住在小曦在上海空下來的屋子,離公司很近,可怎麼說,她都不願意收我們的租金,我們也就沒有再堅持。
好在我們倆在裡面也沒有讓她失望,在之後的兩年裡,做出了不少成績,曦微也越來越好。
在99年的時候,鶴川回來了,久別重逢,在機場時,我們都顯得十分激動,而小曦笑著笑著便哭了,緊緊抱著鶴川。
那時的通訊方式哪有現在的發達,像什麼影片啊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鶴川在美國的學業也很繁重,兼修著很多門課。一年也就只能回來一次,回來也就只能重逢一週,便又要回去,他們相互間的思念也只能寄託在電話中的對方的聲音之中。
鶴川回來後呢,也沒有回北京,之後便留在了上海和我們一起發展曦微。
在一年之後,公司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資金鍊危機,小微將她六年來賺到的所有錢全部投了進去,但依舊是於事無補。
我和嫣兒兩個人在上海生活的很簡潔,三年來一起攢了三百五十萬,再加上嫣兒在北京的一些存款,一共400萬,我們將其全部給了小曦,雖說不是,但好歹為曦微爭取了些時間。
最後,鶴川成功從美國他的師兄那邊拉來了一千萬美元的投資。
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總算是被盤活了,一片欣欣向榮。
也就是在那時候,曦微在我們的建議下,正式更名為晨微,意是晨川和小微名字中的各一個字。
同時,在小微的堅持下,想讓我和嫣兒也成為了公司的股東,各佔一成半也就是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我們雖說推脫了許久,但還是架不住小微的堅持,最後也就同意了股份的轉讓,但嫣兒卻說將她的直接轉到我的名下就行,我們倆沒有沒有必要分那麼清楚,她也不懂這些。
哈哈,真的是傻的可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