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5 頁)
信你。再說,我和你爸爸本來就沒怎麼約束過你,你看這棟樓的鄰居,誰家管女孩像我們這麼管了?就是你妹妹,我都不許她十點過後回家,可你在外面玩到十一點,我們頂多就警告你一下,你爸爸其實心裡一直把你當男孩養,一直都不願拘著你的性子。”
爸爸說:“我十三歲就出來半工半讀,靠著在火車站給人卸煤供自己讀完中學,我相信我的女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
我點了點頭,轉身走出了他們的臥室。雖然心結已解開,可多年形成的隔閡疏離仍無法消融,大概我永不可能像妹妹那樣,摟著爸爸的脖子,趴在媽媽的懷裡撒嬌,但是……這樣就夠了。
河邊的柳樹楊樹鬱鬱蔥蔥,清晨的風涼爽溼潤,有草木的清香。
我坐在河邊,脫了鞋子,將腳泡進水裡。
閉上眼睛,所有的回憶似乎都在眼前。
五歲,離開外公,回到父母身邊。
六歲,上學,又休學。
七歲,在部隊的子弟學校借讀,認識了曉菲。
八歲,搬家到這個城市,見到了張駿。
九歲,頂撞了趙老師,逃課到遊戲機房,遇見了小波。
十歲,和陳勁坐同桌,遇見了高老師。
十一歲,關荷轉學到我們班。
十二歲,我和曉菲重逢,遇見了曾紅老師。
……我曾經以為這個世界給我的太少,可真靜下心來想,我得到的何嘗少過?
曉菲的爸爸一直打她媽媽,她面對的是一個暴力家庭;關荷的爸爸很早就死了,關荷需要寄人籬下,察言觀色地討好繼父和哥哥姐姐;小波的爸爸早死,媽媽精神失常,經濟一直很困窘;林嵐雖然父母都有,卻又要面臨母親尷尬的婚變,替母親承受流言飛語;陳松清如此用功地讀書,卻因為貧窮的家庭,不得不早早扛起家庭的重擔。
他們都堅強著,都微笑著,而我呢?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終場
作者:桐華
前言:被沉默埋葬的過去
羅琦琦看了下表,已經七點。
初中部都是走讀生,不用上晚自習,學生已經全部走空。
她站了起來,穿過林蔭道,走到乒乓球檯旁。水泥砌成的乒乓球檯應該被妥善維護過,看不出陳舊的痕跡,至少在羅琦琦的記憶中,和她罰站時,一模一樣。
她笑了笑,沿著乒乓球檯一側,進了教學樓,是個拐彎口,左側應該是教室,右側應該是老師的辦公室。
向右拐後,第一眼就看到英語組的牌子,羅琦琦站在窗戶邊,彎下身子往裡看,不知道聚寶盆是否還在教書。裡面拉著窗簾,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清楚,她放棄了窺視,直接走過辦公室,到了教室。
教室倒是看得一清二楚,裡面全都變了。
她記得以前教室裡掛著藍色的布窗簾,現在換成了百葉窗;以前沒有電扇,現在卻有兩個大大的吊扇;講臺一側,多了一臺大電視,大概是什麼多媒體教學的工具;課桌也全部換了,她記得以前的課桌,桌肚的前面是敞開的,書包從前面塞進去,現在的課桌卻是桌面可以開啟。大概學生人數少了,每個桌子都分開擺放,沒有緊挨在一起的桌子。
羅琦琦笑嘆口氣,沒有同桌,可會喪失很多樂趣的。
她轉身從(1)班門前的大門走出去,以前這裡是一個有小池塘和小亭子的中國式小園林,現在卻全沒了,池塘被填掉,小亭子也被扒掉,改成了一個圓盤形的花壇。
一首詩就那麼自然而然地湧上了心頭: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
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