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如三琯的盆栽一般,霎時冠葉成蔭。
江湖群雄愈是異口同聲咬定他們與十一皇子之間絕無密謀,越是表現得坦坦蕩蕩,在四皇子眼中就越是漏洞百出。
古往今來,多疑大約是所有上位者最致命的缺點。戾太子亡魂猶困望思臺,房陵王孤魄徘徊仁壽宮。
四皇子十年時間,朝堂之上看似風光百分,只是榮登大寶之前,始終如懸利刃。
更何況他自始至終,從未被皇帝立為太子。
四皇子逼問的手段愈發直接粗暴。
金鞭派長老收到愛妾自城外飛鴿傳來的信件,火漆內封著一截斷指。
四皇子當晚再請他赴宴,桌上一杯雄黃酒,碧綠如玉,詭譎似毒。
為求自保,有人開始信口胡說。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李承衍什麼都沒有做,的的確確只是請江湖群雄喝了一個月的花酒。
卻能以不變應萬變,讓四皇子如臨大敵。
武林大會時隔近兩月再度開席,兩位皇子同時坐鎮。
臺下群雄屏息,焦灼的情緒瀰漫。
高臺上紅毯鋪地,金粉依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李承衍施施然走上臺,環視群雄緩緩開口:「殺害巴公公的兇手,已向我自首。」
臺下眾人不安地低語,交換著擔憂的眼神。
卻見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躍上了高臺。
她的聲音依舊清脆如山中的黃鸝,她的神情卻淡漠如同林間的孤鴟。
她雙手被縛,拇指粗的鐵鏈纏繞在腕間,指縫間透出隱隱約約的金光,竟是一片片薄如蟬翼的金葉子。
「當日鄭姑娘點石成金,巴公公甚是欣賞,特意設宴相邀。巴公公酒後欲行不軌 ,華山派鄭姑娘奮力反抗,不慎失手。」李承衍高聲道,「眾所周知,巴公公遇害之時,身邊唯有數片金葉子。便是華山派鄭姑娘反抗之時不慎留下。」
先是一片死寂,眾人目瞪口呆,片刻之後,如水入油鍋,轟地一下滿場沸騰。
誰也沒有想到,當日華山派大出風頭的鄭三琯,竟會是殺害巴公公的兇手。
四皇子萬沒想到竟有這一出,原本部署全部打亂,猛地從椅子上站起身,指著李承衍的鼻子罵道:「十一,你他/娘/造的什麼謠!巴公公身為閹人,也會對這乳臭未乾的小丫頭欲行不軌?」
李承衍巋然不動:「閹人並非出家,從未斷絕七情六慾。宮中內侍皆為對食,並非新鮮事。」
四皇子氣至發笑:「十一弟這是將哥哥當猴戲耍?宮中誰人不知你與這鄭三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巴貫於你二人,也算是從小的奴僕。你為完成父皇要求,竟不惜拿鄭三琯來頂罪,壞他兩人名聲?」
李承衍眉頭都不抬:「知人知面不知心。是我認人不清,自當大義滅親,親擒兇手,到父皇面前負荊請罪。」
兩人針鋒相對,戟幫掌門與金鞭派的長老相視一眼,雙雙站出來。
「兇手既已自首,我等嫌疑皆已洗清。官家如何處置兇手,與江湖人士無關。我等,就此告辭!」
李承衍:「可!」
四皇子:「不可!」
兩人同時開口,更是拱起了四皇子心頭怒火。
只見四皇子眼睛眯起,右手揚劍出鞘,叮地一聲斬向高臺邊的旗杆,揚起火星一片。
「今日誰敢走出九方城一步,殺無赦!」
第25章 一觸即發 今天就算丟了,我也只當與哥……
四皇子一聲令下,比武場外霎時湧現出攢攢人頭,烏泱泱壓了過來。守城門的侍衛高舉纓槍,將江湖各大門派包圍其中。
知府通判皆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