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2 頁)
方,並且少有大規模的叛亂,&ldo;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rdo;,&ldo;非復市舶,無以塞日後之亂源&rdo;這些當時支援開放海禁的人說過話,最後透過事實得到了檢驗,並被證實是正確的。
在我國的歷代官方史書中,對敢於以武力對抗政府者,一概都是冠以&ldo;匪&rdo;、&ldo;寇&rdo;、&ldo;奸&rdo;等一類名號的,譬如明朝的唐賽兒、李自成等人,個個都莫非&ldo;盜&rdo;&ldo;寇&rdo;,而對他們給民間帶來的&ldo;禍害&rdo;以及如燒殺搶掠如何&ldo;殘暴&rdo;的記載,也是違錯章灼比比皆是,可當以今天的目光去掉了這些詞後,再回過頭去看待他們,乃至於汪直一類人,又會看到些什麼,應該是當前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也許是很長時間內都一直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而對汪直這個人的評價,我想也許現在還不可能達成一致,去給他下一個定論,也許永遠不可能有個一致的定論。因為歷史就是這樣,象個萬花筒,只要稍微變化一下角度,就可以看見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註:此文到處轉載,我是轉載自清韻的,在此感謝清韻論壇集中了那麼多高手。如果並非清韻論壇首發,還請知情者告訴我,以便修正。)
三,《劍橋中國史》‐‐貿易和海上搶劫
更新時間2005-8-10 12:28:00 字數:11975
《劍橋中國史》‐‐貿易和海上搶劫
在20和30年代期間,小群海盜沿著從浙江到廣東的東南海岸到處襲擊。這些襲擊由隸屬於不同首領的幫夥進行,他們和當地民兵打仗,也同樣多地互相交戰。海盜幫夥常常包括因各種原因而被迫過非法生活的平民和沒有自己的計劃或抱負的百姓。當他們能夠依靠貿易賺錢時,他們便從事貿易或為其他的商人和海盜當掮客;當他們不能做買賣時,他們便搶劫;他們常常既做買賣,又進行搶劫。為了減少這種非法行為,朝廷再三頒布海外貿易的禁令。但是這種禁令不易推行,因為當地行政和軍事當局本身都捲入了這種違法貿易的行為。1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