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嵩道:“命你為前部先鋒,率本部五千人馬,即刻起程,直取黎陽。”
曹操恭聲道:“末將領命!”
皇甫環視眾將,道:“諸位將官,回營速整點兵馬,隨本官一同徵進黎陽。”
眾將慷然領命,轉身而去。
皇甫嵩謂劉澤道:“潤德,你們此戰多有辛苦,原地休整一日,同後衛部隊一起行進吧。”劉澤想說什麼,皇甫嵩笑道:“我知道你和你的弟兄們都是鐵血勇士,但再堅強的勇士也需要休息,你們奮戰了一日一夜,該是好好歇一歇了,我們黎陽城下再見吧。”
既然皇甫嵩如此說了,劉澤也就沒再堅持,拱手道:“諾!”(未完待續。。)
第181章 直逼鄴城
萬秉接到官兵從白馬渡河的訊息之後,有如睛天霹靂一般,整個人都傻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官兵真得就從白馬渡河了。中計了,這個皇甫嵩,真是個老狐狸,在臨邑故佈疑陣,在茌平陳船以渡,原來用得真是聲東擊西之計,一直到官兵開始攻擊白馬渡,他還誤以為官兵渡河地點仍在茌平,真是天大的失敗呀!
吳桓抵擋不住官兵的攻勢,率殘兵敗將逃向黎陽。而萬秉已接到探馬稟報,兗州刺史鄭泰已率三萬官兵向樂平攻來。樂平無險可據,易攻難守,何況官兵已然渡河,再死守在黃河北岸已無任何意義,萬秉來不及再向張角請示,立即撥營起寨,全師向清河撤退。
張角接到官兵渡河的訊息,已是兩天之後,氣得是暴跳如雷。萬秉和吳桓兩個飯桶,率領十萬大軍,據守黃河天險,豈然被八萬官兵就攻破了防線,本欲治其罪,但司馬懼諫曰,現在官兵大軍壓境,正是用人之際,可令他們戴罪立功。
張角想了想,也就放棄了懲治他們的念頭,嚴令已逃到黎陽的吳桓整點兵馬,會同原守黎陽的軍隊加固黎陽的城防,務必守住鄴城的南大門,如若失利,二罪並罰,定斬不赦。至於撤退到清河的萬秉,張角也做了口頭上了責罰,令其謹守清河,嚴防官兵從東路圍攻廣宗。
吳桓本來一顆心就忐忑不安,防守白馬失利之後就知道死罪難逃,但張角的命令一到。想不到卻是法外開恩,對他失敗之責不予追究。不禁令他感激涕零,衝著北面連叩了十幾個響頭。誓死效忠天公將軍。吳桓帶著殘兵退到黎陽,再加上黎陽原本的守兵,竟然也有四五萬人,加上城防堅固,曹操率軍連攻一日,竟不能克。
皇甫嵩率大軍隨後抵達,看到黎陽的狀況,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在黎陽城南十五里下寨。眾將皆奇,為何皇甫嵩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地拿下黎陽。
皇甫嵩道:“黎陽乃冀南重鎮,是通往鄴城的重要門戶,城防堅固,吳桓雖然在白馬慘敗,但主力卻未大損,加上黎陽原本駐軍,人數大體與我軍相當。此時若急於攻城,吳桓必然死守,雖然拿下黎陽沒什麼懸念,但我軍傷亡的數量堪憂。”
閔貢道:“將軍可有妙計?”
“我軍裝備優於黃賊。利於野戰,若能將吳桓誘出黎陽,圍而殲之。是為上策。”
“吳桓亦知野戰之中我強他弱,必以城據守。安肯出城與我軍一戰?”
“黎陽乃是鄴城門戶,我軍可繞過黎陽。直接攻擊鄴城,若鄴城有失,黎陽自不攻而破。”
“難道將軍真準備舍黎陽而直接進攻鄴城?若如此,我軍前有張角大軍阻擊,後有吳桓兵馬追擊,豈不危矣?”
皇甫嵩笑道:“兵者,詭道也,本官要的就是吳桓前來追擊,繞道進攻鄴城是虛,設伏圍殲吳桓是實,只要我軍虛張聲勢繞過黎陽進攻鄴城,吳桓必舍黎陽前來追擊,他若敢來,保管讓他有來無回。”
眾將皆喜,連稱妙計。
接下來數日,官兵攻城不止,但卻是攻擊乏力,就連黎陽城頭的一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