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1/5 頁)
此八女各有才氣、美貌,加上亂世中悲歡離合的傳奇經歷,令文人雅士一再寫文傳誦。
而南京北城外,秦淮河流經三汊河匯入長江的龍江關,卻是曾經世界上最大的船廠“龍江船廠”的所在地。龍江船廠採取幹船塢造船技術,造船時候用門閥將船塢與江水隔絕。等到船隻造好之後,則開啟門閥,江水灌入船塢。船隻藉助水的浮力駛出船塢,進入寬闊的長江。
龍江船廠建立之初的目的,是朱元璋為戰勝陳友諒水師,奠定統一江南地區的基礎。後來,龍江船廠果然發揮出了作用。製造了大量的戰船。令朱元璋大勝陳友諒的水師。擊敗陳友諒後,明太祖朱元璋對於造船的重視不減反增加,龍江船廠的規模獲得了進一步擴充,而為了準備造船原料。明太祖更是在南京鐘山開闢了漆園、桐園、棕園,植樹數萬株,用以桐油、棕纜等等造船必須品。
明初時的龍江船廠,從各省調集了400戶最擅長造船的匠戶,集中全國造船技術精英。打造世界規模最大的造船廠。
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令龍江船廠加緊造船,僅用一年多時間,龍江船廠既製造了60多隻大型海船,以及數十艘小型船舶,令三寶太監鄭和率領27800多人的船隊,七下南洋走訪整個北亞、南亞、中東、印度,航程最遠達到東非地區。後世,有學者推測。鄭和船隊有可能登陸過美洲和澳洲。
時至今日,龍江寶船廠在嘉靖年間就開始式微,理論上,造船工匠後代有5萬多人口。但是,實際上龍江船廠的後人。多以種田、捕魚、經商為業,能夠造船的工匠卻是非常稀少。
當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龍江船廠雖然不造海船。但是依然在造漕運船隻。並且龍江船廠的一些工匠們,家中依然儲存一些祖傳的寶船設計圖紙。
按照圖紙摸索。製造出當年的大型寶船,理論上也是可行的。畢竟,朱元璋草創龍江船廠的時候,也僅僅能造內河上航行的船隻。明初短短几十年,永樂年間便逐漸掌握了製造大型海船的能力。由此可見,只要有心努力,龍江船廠還是能夠恢復當初的輝煌。
崇禎十年的六月,龍江船廠忽然熱鬧起來。因為,龍江船廠為天津水師造的首批寶船,已經造了四艘。
每艘1000料寶船,不包括武器裝備在內,製造成本6500兩銀子,而天津水師給出了每艘1萬兩銀子的採購價格。這使得寶船廠船工,哪怕是絞盡腦汁,也會將祖上失傳的技術給重新摸索回來。
畢竟,龍江船廠的興盛,靠是明初兩位皇帝不計成本的撥款支援。而在洪武、永樂兩位皇帝之後,其餘的皇帝對於造船並不重視,每年撥款有非常有限的。
而大明需要用船的各路水師可從來不講究訂單付款,直接用行政的方式令龍江船廠造船,但是既不能給與足夠的資金,又不能撥給充裕的材料。龍江船廠越造船越窮,敗盡龍江船廠的家產老底後,不衰落就沒有天理了。
但是,天津水師卻先付款給錢,令龍江船廠有錢買材料和付工錢,之後再造船。這種情況之下,船廠造船能夠有利潤,工人們也能領到薪酬。如此一來,龍江船廠卻是感恩戴德的給天津水師造船了。
驗收了4艘船隻,天津水師的官兵,紛紛興奮的操縱船帆、船舵、船槳。船艙、甲板被眾人折騰個遍。最終,水師官兵們,對於寶船的質量給予了滿意的評價。
鄭芝豹目光中露出了笑意,他已經是天津海防水師的遊擊將軍。並且,將來還有升為水師總兵的希望。
鄭芝豹身邊的一名十三四歲的少年,面容與鄭芝豹有五份相似。這個少年,卻是鄭芝豹大兄鄭芝龍的長子鄭森。
“叔,父親讓我給您帶信。”鄭森恭謹將一份未拆封信件遞給鄭芝豹。
鄭芝豹草草閱覽,內容不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