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第2/3 頁)
李忠聽著聽著,眼睛射出精光來,躍躍欲試。
他說:&ldo;你敢幹,我就敢跟!&rdo;
改革的步子越來越大,北方談話結束不久,十二月份舉國上下迎來了春天的第一響巨雷,它嘭地一聲炸開了封塵了十年的華夏大地。會議內容有很多,賀松柏最關心的是它嘗試對現有的計劃經濟做出調整改變,企圖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
除了國有企業、集體產業,國家開始鼓勵起非公有制的發展,這徹底地令人瘋狂了!
李忠買到當天的報紙,一口氣買了一百份跑到t大,一股腦地扔到賀松柏的面前。
他興奮地跟賀松柏說道:&ldo;以後咱們這不叫投機倒把,叫私營企業了!&rdo;
&ldo;快快去研究研究,怎麼申請註冊!&rdo;
賀松柏抽出他早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報紙,他心潮澎湃難當,感覺像潛伏在陰暗的地裡頭的土撥鼠,頭一次正大光明地鑽了出來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他再也不用體驗那種時時刻刻被人勒著脖子的滋味了。
很快他發了電報,讓鄉下的姐夫趕緊給養豬場走正規的流程,註冊商標。緊接著,他和李忠兩個人成立了一個簡陋的建材工廠。
十一屆三中全會裡有涉及城市建設的內容,身在建築系的賀松柏瞄見了商機,他和李忠掏出了自己的積蓄在郊外建起了工廠,招攬了一大批b市的流動人口。說來也是嘗到了政策的甜頭,當地政府給予了很多的鼓勵和幫助。
賀松柏順利地註冊了&ldo;香柏&rdo;這個商標。
李忠瞅見了它,暗地裡默默搖頭感嘆,&ldo;何必。&rdo;
79年的春天,中央又發布了關於地主、富農分子&ldo;摘帽問題&rdo;的決定。那一天,對於賀松柏來說是特殊的一天,他感覺自己這輩子的好運氣彷彿都用在了大學。好訊息接二連三,令人雀躍令人歡喜。
但這無疑卻是他在這幾年聽到過的最值得開心的喜事之一。令賀松柏有種如釋重負、如沐春風的感覺。
這個帽子,曾經沉重得跟大山一般壓得他不堪重負,夾起尾巴做人。連念個大學他都低調謹慎,從不與人交惡,唯恐錯失了念書的良機。這讓他不禁地想起了第一次談物件的時候,因為成分問題而自卑自棄的自己,他不禁微笑起來。
很快他發電報告訴了鄉下的老祖母,他幾乎不用想都可以預見,老人家接到電報的時候那副老淚縱橫的模樣。
不過賀松柏的預想肯定是落空了,因為李阿婆早就從紅星收音機裡收聽到了這個&ldo;摘帽&rdo;的新聞,當時老人家激動得熱淚盈眶、年過古稀卻還忍不住嚎啕大哭。接到孫子發電報的時候,李阿婆正被女婿背著,一家人給她逝去的先夫、愛子立墓碑,修葺墓穴。
賀家後的那個小山坡,聳著兩個鼓包包,卻從來沒有墓碑,每到清明,土包上會壓著幾片白紙。今年終於立上了墓碑,清晰地刻下了主人的名諱,他們的墓誌銘是阿婆熬了兩宿親自寫的。
……
1980年的冬天,賀松柏是在忙碌的奔波中度過的,他請了學校的假去s市拓展業務。
賀松柏談完了生意,掏出錢幣和票來坐公車,他把腦袋靠在車窗外,閉目養神解酒氣。
班車不知不覺駛到了終點站,他被售票員轟下了車。下了車的賀松柏漫無目的地走著,一陣冷風吹來,吹散了他渾身的酒氣。他不知不覺之中走到了熟悉的巷道。
那條他曾經因為催債、挨家挨戶敲門的小巷子,他撇過頭朝著公車站奔去。兜兜轉轉,他走到了一家照相館門前。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