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怎麼會這樣呢……她的身體還是熱的……」
走出通靈室之前,米沙最後看了一眼牆上的畫,直覺告訴他那和卡瑪的死以及埃託爾的失蹤有關。
「你不會相信卡瑪是惡魔,對吧?」
米沙低頭看著泰勒抓著自己小臂的手,凸顯的青筋訴說著其主人的心情:「不。根本沒有什麼惡魔,卡瑪一定是被人謀殺的。」
「誰幹的?」
是啊,誰幹的?
米沙的面前擺著一張紙,他在上面畫了一張表格,豎直排列一欄是全部10名信徒的名字,排在最上方的是斯特凡諾和泰勒;水平排列的則只有兩格,分別寫著「動機」與「可能性」。
斯特凡諾是農場的二號人物,卡瑪死後,他將擁有絕對的權威。
——米沙在「斯特凡諾」右側的「動機」欄劃了一個「√」。
接著是泰勒,米沙提筆便在「動機」欄打了個「x」,但很快又把它塗掉,換成「?」。
儘管他的悲傷看起來很真實,但米沙不想被雙眼矇蔽。泰勒迷戀卡瑪,但後者與農場裡的男性全部保有肉·體關係,或許前者會出於嫉妒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隨後米沙如法炮製,在其他人的「動機」欄裡填上不同的符號。
接下來是實施犯罪的可能性,米沙犯了難。泰勒說卡瑪的身體還沒有變冷,說明死亡時間並不久,米沙推算,當自己來到會客廳的時候兇手很可能剛剛完成行兇。
如果是那樣的話,米沙理應撞見逃跑的兇手……
也就是說,案發的通靈室因為米沙的存在而變成一間密室。
米沙在最後一名信徒的名字下方添上自己的名字,並在右側畫了兩個「√」。
動機:因受欺騙而意圖;可能性:在相當一段時間裡都是唯一能夠自由出入二樓的人。
寫最後一個名字時,米沙在一個微妙的問題上犯了難——埃託爾名字的寫法,究竟是ator還是etor?1
米沙思索再三,最後決定用更加中性化的後者,並同樣在右側畫了兩個「√」。
動機:消除競爭對手;可能性:米沙曾親眼目睹他出現在屍體旁。
接下來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埃託爾究竟是怎樣從通靈室消失的?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在哪裡?
埃託爾的雙手被銬在背後,詫異地盯著面前的男人:「你就是弗萊迪先生?」
就在不久之前,埃託爾到通靈室赴卡瑪的約,剛進去就被人襲擊了。埃託爾估計自己在那裡躺了10分鐘,醒來的時候發現卡瑪倒在旁邊,已經沒有呼吸。這時門外傳來說話聲,埃託爾第一反應就是不能讓人看見裡面,否則以卡瑪的地位,如果被發現單獨跟屍體待在一起,他會被瘋狂的信徒架上火刑架的。
於是他衝過去,在來人之前鎖上了門。
外面的人開始撞門,埃託爾知道自己尋找脫身辦法所剩的時間不多,這時牆上掛著的畫像引起了埃託爾的注意。
埃託爾說自己跟弗萊迪先生是朋友,倒也不算全然的謊言,他們確實以宗教學愛好者的身份在網路上交談過幾句。弗萊迪先生不是慾念薰心的人,何況他也從沒有參與過幫工們的□□派對。他是一個觀察者,縱容手下人如此瘋狂必然有一個合乎邏輯的動機。
父一位,子一位,聖靈亦一位……
一道靈光在埃託爾腦中閃過,埃託爾撕掉牆上的紅髮女神像,露出的並不是畫框底部,而是另一張聖母抱嬰像。
他猜對了。
弗萊迪先生在人為地製造聖子,他想要讓女人們懷孕。只是不知為何,計劃出現錯誤,作為聖母的卡瑪叛變了。在她取代弗萊迪先生成為教會領袖後,牆上的畫像並沒有被毀掉,只是在聖